2023-10-20 11:22:33 | 博考网
不管是新高考3+1+2模式还是新高考3+3模式,都会涉及到选科的问题。本文以新高考3+1+2模式,来为大家探讨一下新高考为什么不推荐物理政治地理组合以及“物政地组合怎么样” 的 解答。
一、新高考为什么不推荐物理政治地理?
物 政地 组合属于1门理科加2门文科的组合,有的同学认为首选物理能够报考更多的专业,但同时又不想让学习压力太大,所以就选择了这样的组合。那么该组合的优势和劣势到底是什么呢?
1、从可报专业覆盖率分析
(1)优势: 根据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来看,省内选择物理地理政治组合的同学,可选专业占比为81.52%。整体来看专业覆盖率并不低。其次,首选物理,一般热门的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法学类、经济类和管理类等专业都可以报考。如果打算读公安学类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类专业,因为有政治这门学科,所以选择会更有针对性。
(2)劣势: 物理政治地理组合因为没有化学和生物学科,所以众多专业类中有17个专业类是无法报考的,包括民族学类、生物科学类、化学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植物生产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草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
2、从高考成绩来分析
(1)优势: 政治和地理两门学科与化学这门理科科目相比,教材的内容相对较少,因此学习时间不会占用太久,大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钻研物理。物政地三门科目中,政治与地理都属于文科,知识联系较为紧密。此外,地理虽然明面上是文科,但具有一定的理科性质,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来支撑,这样对于首选物理的同学学起来会比较简单一些。 博考网
(2)劣势: 都说历史政治思想是不分家的,如果选择了政治学科,但没有首选历史,那 政治 会缺乏历史知识的支撑,学起来比较枯燥。
其中可报专业分析中的劣势以及高考成绩分析中的劣势,这两点是部分人不推荐的原因。不过新高考3+1+2模式下,12种学科都各有利弊,没有绝对好的学科也没有绝对坏的学科,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物政地组合怎么样?
从上文的介绍来看,物理+政治+地理这个组合整体来说还是蛮不错的,大多数专业类都能够报考并且学习起来也比纯文科或者是纯理科要简单一些。不过,以后有意愿报考医学类的话就不要选择该组合了,因为无法报考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等热门的医学专业,基本上告别学医了。所以对学医没有执念的话,我还是挺推荐选该组合的。
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专业很多,包括工学类、理学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航空航天和工程等专业。
最适合物生地组合的专业:工学类、理学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航空航天和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不太适合物生地组合的专业:医学类、文科类,代表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药工程、汉语言文学、英语、法语、教育学。
从《2024北京院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中可以发现,物生地组合可报专业(类)数量有1004个,占比55.07%。
可以报考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必须选考)、地理(必须选考)、生物(必须选考)、物理+生物(均须选考)的专业。
物理:对应专业有海洋科学类、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理论与应用力学、机械类等。
生物:对应专业有生物工程类、植物生产类、科学类、环境生态类、环境科学类、医学类、森林资源类、草叶科学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动物医学类等。
地理:对应专业有旅游类、地质勘探类、气象类专业、城市规划类、酒店管理类、地图测绘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水利水电类等。
“物生地”组合保证了专业覆盖率。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下选科关系到高考志愿报考专业,选择“历史”科目只能报考50%左右的专业,选择“物理”科目可以报考80%左右的专业。
而选择“物生地”组合基本上可以报考85%以上专业了,即便一些医学类专业也可以报考,所以从高考志愿报考专业角度看,“物生地”组合也非常好。
“物生地”组合学习难度低。
相比“历地政”组合的死记硬背,相比“物化生”组合的大量计算,“物化生”组合一门理科+两门文科更容易学习。
而且生物科目是公认高中时期最易拿高分的科目,所以“物生地”组合自然成了众多高中生的选择,也成了最佳选科组合。
不建议选物政地的原因如下:
1、学科思维差异大
在这个选科组合中物理是典型的理科科目,政治+地理的文科属性比较明显。这样的组合在学习方式与学习思维上差异太大,难以形成较为统一的学习模式,在高中这个争分夺秒的时期,对于普通同学来说,在时间的把握上比较容易吃亏,学习难度会增加。
2、专业方向有限制
选科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还要考虑未来在大学的专业课程上,这个组合是否能够良好地衔接这个大学跟高中的内容。虽然选择物理能够报考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但是很多 理工类专业 学科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不会只要求有物理基础,难免会要求有化学或者生物的基础。
新高考选科建议
1、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物理、化学、生物的这种组合是传统的理科结合方式,也是能填报更多专业的组合方式。依照新高考政策来看,选择物 化生 的组合几乎可以选择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专业。如果自身成绩不错,选择物化生是最有前景的组合了。
2、物理+地理+生物(政治)
根据3+2+1的方案来看,考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当中选择一个科目,而物理又是学工科专业必选的科目,因此大部分的同学会选择物理为1,其他剩下的几个科目中,化学的难度稍大。而地理和生物与政治的组合难度相对小一点。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博考网。新高考(物理,政治,地理)能报考什么大学跟专业? 从单科来看,如果选物理这科,可以报考很多专业,一些理工科类专业都可以报考,比如医学类、 计算机类 、工程类、技术类等。如果选生物这科,那么可以报考生物制药类专业,可以考环境工程类专业,还可以考一些医学类相关专业。 如果学政治这科,除了可以报政治相关专业外,还能考语言文学类专业、 法学类专业 、传播学专业、治安学等。 总之,学物理生物政
育才高考升学率 育才高考升学率大约在90%左右。 这个答案是基于育才中学过去几年高考成绩和招生情况所得出的一个大致数字。育才中学作为杭州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历年来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排名前列。同时,该校也有着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升学指导方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升学竞争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成绩和升学率并不是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除了学术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
山东选课组合,排行 山东选课组合,排行如下: 物理、政治、化学;物理、政治、生物;物理、政治、地理;物理、政治、历史;物理、历史、化学;物理、历史、生物;物理、地理、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历史、地理;化学、政治、地理。 化学、政治、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化学、历史、地理;化学、历史、生物;化学、地理、生物;生物、政治、地理;生物、历史、地理;生物、政治
新高考选择历史、地理和政治的组合,有影响吗 新高考选择历史、地理和政治的组合,报考医学类专业是受限制的。 一般来说,医学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科基础,特别是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基础。而历史、地理和政治这三门学科更多地偏向于文科,与理科基础的相关性较小。 具体的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科基础,并且对医学相关的知识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专科类)专业介绍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专科类)介绍信息: 培养目标:培养资源、能源、基础工程、矿场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业务范围:从事资源调查、基础工程、矿场地球物理测井生产与管理等工作。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测井方法原理、生产测井、测井工程学、测井资料数据处理与
2024年高考政策 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 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 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3、
物理地理生物组合好吗?选全理还是物生地? 众所周知,新高考中“物理”的难度相当高,但又非常重要,不仅是大量专业的“敲门砖”,而且也是大多学科的基础。目前,关于物理的选科搭配,除了传统的“物化生”以外,越来越多的新型组合正在涌现,“物地生”正是其中之一。那么,物理地理生物组合好吗?选全理还是物生地? 一、物理地理生物组合好吗? “物理地理生物”的两大优势及劣势如下,可供参考: 优势
2023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及方向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核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地热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专业可以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工作。2023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工程数学、计算机编程基础
2024-02-29 00:40:50
2024-02-07 06:53:24
2024-04-06 01:39:17
2024-05-01 14:27:58
2024-03-12 06:14:09
2024-04-12 07: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