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什么时候公布?如何填志愿才能考上好学校?

2023-12-31 03:40:10 | 博考网

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什么时候公布?如何填志愿才能考上好学校?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博考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什么时候公布?如何填志愿才能考上好学校?

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什么时候公布?如何填志愿才能考上好学校?

高考的分数线一般会在考试后一个月,大概是7月中旬公布;考生必须要对你本省的高考来做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还要提前去了解一些学校的信息,还有专业的信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然后去确定目标院校。

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填报

如果有明确的专业选择,可以选择本专业领域实力不错的学校。根据专业报纸选择。如果考生对专业有明确的要求,可以先选择几个喜欢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办学能力强的学校。大学生越来越多,已经不是那个只要考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时代了。大学专业的选择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和家长并不清楚有些专业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报考哪些专业才能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

寻求师长的帮助,学校里的很多老师,他们帮过很多同学去填报高考志愿,所以他们能够帮你填到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学校。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后,下一步就要开始填报高考志愿了,那为了不浪费曾经努力得到的每一分,你就要填到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学校了。

如果说你自己一头雾水,没有什么技巧的话,你可以寻求师长的帮助,让他们给你选择出与你自己分数相匹配的学校以供你参考。这样的话你有了参考的目标,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也不至于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报哪里。

高三学生需要提前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方向、选拔模式和就业前景,然后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爱好来综合考虑分析,然后做出最终的选择。很多同学对于专业选择毫不上心,进入大学后才发现所学专业完全超出自己的预想,既不适合自己,自己也不感兴趣,甚至连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听不进去也学不进去。这样来读大学,就很难在科研学术领域有所提高,反而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什么时候公布?如何填志愿才能考上好学校?博考网

关于保研,有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要做些什么准备?

保研,或者推免生,就是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被保送者不用经过笔试等初试一些程序,而是通过一个考评形式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保研或推免生需要在允许范围内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具体范围要依托学校的实力水平和影响力。
保研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如下:
①教育部每年7-9月制定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各研招机构根据要求和本机构上一年度的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上报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含保送生名额)。这个节点主要了解保研政策和数量的动态变化,每年的变化基本呈现保研范围院校扩大或数量增加的趋势。一般院校会在6-8月就提前公布接受推免生的简章。
②要关注意向保研院校有无一些保研前期活动,比如夏令营等,具体时间要根据该院校的时间安排为准,有的话不要错过。
③保研,也就是推免生,也要和国家统招的其他考生一样完成网上注册、报名、志愿填报、缴费等,录取过程需要在网上完成,千万不可错过。一般每年9月下旬开始报名。
保研要做的准备有:
①确认自己是否具备保研资格,若获得资格后,就要积极准备材料,然后向目标院校邮寄整理好的申请材料。注意,获得保研资格并不意味着拿到最终的保研名额,是否能拿到保研名额取决于是否有院校同意接收,以及你的成绩和排名。
②目标院校会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通知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参加复试,一般安排在冬季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进行。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与考研复试形式相当,内容涵盖专业英语与专业课。
③通过考核拿到院校的接收函后,并不意味着你的保研大计已经完成,还差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在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统考报名时间内履行正式报名手续。未在规定时间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

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什么时候公布?如何填志愿才能考上好学校?

为什么82.2%的人认为保送生多是“关系生”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82.2%的人认为保送生多是“关系生”的相关内容。

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教育部在日前下发的通知中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对保送生、艺术和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到招生程序和标准公开,考生资格和结果公示。

公众怎么看待高考保送生?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某门户网站,对1084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2.2%的人认为现在的保送生大多是“关系生”,仅有9.7%的人相信保送生是在某方面成绩突出的人,相信保送生是“品学兼优尖子生”的不足5%(4.2%),还有2.7%的人羡慕这些人的运气。

高考保送生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调查中,28.8%的人表示“完全不知道”什么人可以成为高考保送生,30.1%的人称对高考保送生“非常了解”,41.1%的人“知道一些”相关情况。

据记者了解,今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规定,8类学生有保送资格。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缪蓉,向记者介绍了北大的保送生招生考试,“保送生大多是在一些竞赛中获奖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硬碰硬上来的。而且不是有了保送资格就能成为保送生,保送生考试和自主招生考试是一起进行的,像北大如果招200个学生的话,至少有1000人来考。”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告诉记者,保送生政策的初衷,是想让一些优秀学生提前减压,更好发挥特长,以此促进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高校也可以发挥更多的自主权。但是,中国是人情社会,比如评定省级优秀学生,谁能保证完全没有人情和权钱因素的干扰?

北京外交学院研一学生董炜,5年前被保送进入大学,他的高中是外语学校,根据平时成绩及各方面表现,年级前30%的学生都可以被保送,所以很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进外语学校。

吉林省松原市某县第五中学数学教师白林说,学校里基本没有过保送生,老师对高考保送生都不怎么了解,更不用说普通学生和家长了,“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里也有很优秀的学生,却很少有保送名额,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公众认为目前的高考保送生存在哪些问题?调查中,89.1%的人首选保优已经异化为“保权”或“保钱”。其他问题还有:保送生信息未向社会公开(46.8%),评优执行程序不透明(42.2%),中学为追求升学率,保良不保优(18.2%),高校自主考试耗时费力,难以监控(16.4%),考察方向单一(12.4%),选拔标准过多(7.0%)。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高益民说,日本的教育制度里,保送只要看个人平时成绩和教师推荐。美国大学录取保送生,除了SAT考试成绩之外,主要也是看学生平时的表现。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保送方法根本就实行不了。

调查显示,90.5%的人认为,在社会诚信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高考保送生制度容易滋生腐败。

该不该取消高考保送生

“高考教会我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温州中学的连骁今年放弃了保送复旦大学的机会,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报考了清华大学。他曾在网上看到很多清华大学的学长还和高三时一样熬夜学习,“我想如果没有经过高三冲刺的话,也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就去考了。虽然复习比较枯燥,但是锻炼和收获更多。”

在缪蓉看来,现在高考竞争没以前那么激烈了,一本院校招生名额很多,有特长的学生就算一两科稍微差点,上大学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修补制度缺陷的成本很高,所以不如取消高考保送生,这样对所有的学生都公平。

调查显示,84.8%的人赞成取消高考保送生,也有15.2%的人持相反态度。

北京大学学生徐新尧所在的物理学院,将近一半的学生是保送生。他觉得,保送生的思维更活跃,知识吸收更快,更有创新能力。很多保送生本科时就有做科研的经历,水平顶尖的也是保送生。通过高考进来的同学,在专业上相对要弱一些。

郑若玲认为,保送生可以弥补高考人才选拔机制的不足。近10年来的高考改革是从统一向多样方向发展,如果没有保送生制度的弊端出现,可能人们还不会反思统一高考的优势何在。“当然,保送生制度除了控制规模外,还应使保送生制度更加客观与透明,减少人为因素的介入。”

调查显示,79.5%的人表示高校所有的录取生都应该是“透明生”,64.4%的人认同高考统一考试是能保证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公平公正的制度。

今年辽宁省理科状元于静文半年前放弃申请保送的机会,是因为相信自己具备冲刺高分的实力。“我希望通过高考,给自己一个拼搏的机会,检验一下自己12年来的学习成果。而且高三一年中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一段路程,也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经历。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上的丰富和完善,也不仅是一张通知书,还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人之间珍贵的感情,以及通过自己的奋斗收获成功果实的完整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齐小苗说,高考与平时考试还是不一样的,更考验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经历过高考的人无论成败都会收获难得的经验,以后面对人生的重大考验时,更不容易怯场。

董炜在保送后的时间里,考了英语证书和驾照,去新东方学了法语。他觉得,没有高考压力,虽然可以有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更多自由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但是在学习的计划性、持久性方面明显不如参加过高考的学生。“而且高考经历是同学们永远的话题,但我明显缺失了这一块,有时候只能听别人凑在一起滔滔不绝。”

调查中,60.2%人认为人生是有关键时刻的,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会惧怕竞争;59.5%的人相信,真正有保送资格的学生在高考中也会脱颖而出的。

以上就是博考网为大家带来的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什么时候公布?如何填志愿才能考上好学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什么时候公布?如何填志愿才能考上好学校?”相关推荐
军校招生计划什么时候公布
军校招生计划什么时候公布

军校录取时间公布 军校录取时间8月下旬公布。 军考录取是依据现行总分由高至低、平行志愿录取原则进行录取。志愿填报完成后,大单位和军委机关部门将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体检结论,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顺序确定预录方案。方案批准后,军队招生主管部门会组织全军集中录取,审核考生档案公布录取结果。 今年的军考比往年晚了一个月,录取结果将于8月下旬公布,届时各位战友可以登录强军网军队院校招生信息

2024-03-24 15:52:24
大学招生计划什么时候公布
大学招生计划什么时候公布

清华大学招生计划 2023年清华大学各省招生人数如下: 北京文理共190人。天津文理共38人。河北文理共40人。山西理科49人、文科2人。内蒙古理科31人、文科2人。辽宁文理共46人。吉林理科29人、文科2人。黑龙江理科34人、文科2人。上海文理共26人。江苏文理共40人。浙江文理共30人。安徽理科46人、文科2人。福建文理共51人。江西理科24人、文科4人。山东文理共74人。河南理

2024-06-21 08:43:11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些学校在本科二批但是招生计划有些专业在本科一批,怎么填报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些学校在本科二批但是招生计划有些专业在本科一批,怎么填报

高考填志愿可以同时填报同一所学校的一丶二本专业么?一本专业填在一批次,二本专业填在二批次? 可以,一所大学里面有一本专业也有二本专业。第一批平行志愿填一本专业第二批平行志愿填二本专业。无论所填大学是几本,专业是几本就填在第几批次。 从原则上讲,任何高校不管是本科第一批还是第二批或是其他批次都是可以填报的,考生在再报志愿的时候,要结合分数和往届录取分数线来综合判断。 如果分数达到本科第

2024-06-26 03:16:49
如何填报河南高校专项计划志愿?
如何填报河南高校专项计划志愿?

如何填报河南高校专项计划志愿? 河南省高等教育专项计划是为了支持河南高校的发展,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来河南就读而设立的。 首先,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河南省高校招生网站发布的招生简章和录取规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然后,考生需要在网上填写报名表并递交相关材料,如分数证明、学生证等。 接下来是志愿填报阶段,在填报时,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方向,谨慎选择志愿。具体的填报流程

2024-06-19 13:32:46
军校在川招生计划 四川军校招生计划(已公布)
军校在川招生计划 四川军校招生计划(已公布)

军校招生人数 军校招生人数如下: 我国目前一共有43所军校,但是在高考本科提前批次招生的军校只有27所,占军校总数的62.8%左右。2023年高考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计划总人数达到1.7万余人,较2022年增加了2000余人。 部分省市招生计划简明统计: 重庆:22所军校在渝招生606人,较去年的498人增加了108人。其中历史类男生12人、历史类女生3人、物

2024-06-17 13:05:57
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开始填写?该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开始填写?该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开始填写?该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每位考生都非常重要,这或许能让人逆袭,也可以让人名落孙山,留下遗憾,志愿填报看似简单,但里面却是水深不知底,就相当于第二次高考。 我考得比他好很多,为什么学校却比他的差?这是他开了后门,内定进去的吗?其实人家只是在志愿填报上弯道超车完成逆袭而已,而高考的志愿填报又是什么呢?我又是什么时候可以填?带着这些疑惑,我们一层层来解析。先说

2024-06-24 21:24:44
高考志愿如何填写才能更好就业?
高考志愿如何填写才能更好就业?

2020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导读】7月23日部分省份已经公布了2020各地高考分数线,紧接着就是大家填报志愿的日子,那么高考填志愿是怎么填呢?毕竟填报志愿是影响你之后的职业规划或者人生发展的,为此小编整理了2020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校优先原则 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双一流,不上“双非”院校!以此类推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几

2024-07-11 14:43:32
今年军校招生计划发布,志愿怎么填报
今年军校招生计划发布,志愿怎么填报

2018年四川军校招生计划(已公布) 1、经主管部门授权,人民前线联合21家网络平台发布“2018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计划”。本次发布的招生计划以省市区为单位单列,四川的军校招生计划用一张图表呈现,区分文理科、男女生,以方便考生和家长查阅。 2、本此发布的招生计划不包含军校招收士兵学员的数据,也不包含陆军工程大学为全国人防系统定向招收的150名学员计划。以上两项计划待核

2024-06-21 1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