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15:01:50 | 博考网
想要提高高中语文成绩,那么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下面我为大家提供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及模板,仅供大家参考。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的相关内容。
一般情况下,高中语文试题中阅读的部分都有好几种题型,当拿到卷子时,应快速浏览阅读题型,抓自己最擅长的题型先做,如果没有擅长的题型,就先抓题量少的,阅读量少的先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 文章 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1、文章体裁 :诗歌、小说、 散文 ( 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剧本、 说明文 、 议论文
2、 记叙文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 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 故事 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2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
修辞手法的作用
句子 本身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写出了 + 对象+特征
2 有气势 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 强调了+对象+特征
(3)设问 引起读者思考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 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博考网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3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常见答案
开头的作用:1.吸引读者:(1)巧设悬念 (2)使用修辞(使文章文字生动)
(3)充满生活情趣 2.总领全文
3.奠定感情基调4.于后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关系
(2)铺垫、伏笔关系 (3)呼应关系(4)欲扬先抑
结尾的作用:1.中心类:(1)点明中心 (2)深化主题 (3)拓展主题
2.于前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 (2)呼应
3.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 4.委婉含蓄,意味悠长
二.关于总喻和分喻的 思维方式 (用于带有较复杂比喻修辞的句子理解题)
思考步骤:1.明确陈述主体(基石)2.分清本体喻体(重点) 3.理清比喻内容(保障)
三.关于三种人称各自的好处问题
第一人称:(我) : 1.使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2.便于作者表达自己较复杂情感
(我们):1.说理性 有号召力 2. 抒情性 有感染力
第二人称:(你,你们):1.赞美性质:亲切感
2.批评性质:(1)人:质问之势-气势强烈-表达情(2)非人:拟人化—同上
第三人称:(他,他们):客观真实
4高中语文阅读答题的技巧
高中语文现代文文体阅读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
2.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4.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 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5.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6.怎样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悬念;总领全文。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 总结 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以上就是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法(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万能答题模板)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博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语文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简答题有答题模式,按照模板答题,更加合规范.下面以古典诗歌的答题模式为例,加以说明.第一种模式: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
2023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模板有哪些答题技巧 会学习,和会答题是两回事。如果你感觉上课听懂了,答题又答不好,这时你要多研究答题的方法。把你答不上的题的标准答案找出来,认真看,认真学,看看他的答题逻辑是啥,切入点在什么地方。下面是整理的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大题必背模板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 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公式模板 天才的人们时刻牢记着“奋斗永远不会停止,它会随着生命的不熄而努力!”奋斗是永无止尽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中万能答题公式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以ХХ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状况(哪边高哪边低、走向、坡度陡缓、相对高差等)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怎样提高地理成绩 高考地理的知识点在考试中的难度比较大,想要顺利通过地理考试,那么就需要在平时的时候加强备考,下面我为大家提供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怎样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
语文阅读理解 这些题不能乱打,要按照一定的格式答题,不然会没有分的。 给你发个答题技巧吧。 附: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唐诗是以情入诗,以景写情,触景生情,宋诗是以理入诗。 答题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翻译。第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总结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总结: 1、仔细阅读全文:在回答问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容易找到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2、关注关键词:仔细阅读问题,确定问题中的关键词,然后在文章中寻找与之相关的信息。这些关键词可能是名词、动词或描述性的词语,注意按照这些词语出现的上下文来理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如下: 1、拿捏词义的轻重 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再如:“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触而不熟悉。 “生疏”则可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
2024-06-22 20:17:02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4-09 21:36:23
2024-04-16 00:06:20
2024-04-11 02: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