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17:26:41 | 博考网
使用全国甲卷的省份有: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一、全国乙卷: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二、新高考I卷:
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
三、新高考Ⅱ卷:
海南、辽宁、重庆。
四、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的区别:
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全国甲卷和乙卷的区别:全国乙卷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全国甲卷适用地区:西藏、四川、贵州、广西、云南。乙卷相比较甲卷更难一些,全国甲卷对应的是新课标Ⅲ卷,全国乙卷对应的新课标Ⅱ卷、新课标I卷。
高考支援填报指南:
1、第一步、熟悉政策:
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
2、第二步、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等;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3、第三步、准确定位:
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
4、第四步、知己知彼: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
各省高考试卷分别使用如下:
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西藏等省市使用的是全国甲卷,也就是全国三卷;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等省份使用的是全国乙卷,也就是全国一卷。
山东、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等省份的语数外使用的是全国新高考一卷,物理、化学、生物等选科科目使用的是各省自主命题;海南、重庆、辽宁三个省份的语数外使用的是全国新高考二卷,其余科目使用省内的自主命题。
北京、上海、天津和浙江这4个省份均使用自主命题,因此分别使用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和浙江卷。
扩展知识
什么是高考
高考(全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文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是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考于每年的6月7、8日举行,部分地区因其科目安排而考试延长至6月9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23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查分时间:2023年全国统考大部分查询时间集中在6月23日至6月26日。
高考报名步骤
普通高考报名是先网上填报信息,再现场确认(确认信息表是否正确,照相,签字,领取准考证),网上缴费,三个步骤。未网上缴费者现场确认的信息无效。
艺体类的考生除了要缴纳高考报名费,还需要缴纳艺体专业类的报名考试费用。未缴纳费用者不得参加专业考试,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高中应届毕业生由招生办统一负责注册信息,社会考生由自己在网上填报信息,自己去招办现场确认。异地考生如果想要在就读的省份报名,也请按照社会考生的报名步骤来进行。
省教育考试院在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开放高考报名网站,有意报名者可以在此期间报名。
现场确认时,应届毕业生需提交学生证,往届生(社会考生)需提交高中/中专毕业证书,或由政府开具的学历证明才可以报名。普通高校毕业/退学/肆业者如有高中或中专毕业证书,可以按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高考全国卷有几套哪些省份使用的相关内容。
一、2022年高考全国共有八套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北京自主命题卷、天津自主命题卷、浙江自主命题卷、上海自主命题卷。
二、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共5省市区:全国甲卷(原全国Ⅲ卷不变)
这五个省份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
均由
教育部考试中心
统一命题。
二、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 全国乙卷(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合并后)。
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三、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新高考Ⅰ卷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1+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省份。
四、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新高考Ⅱ卷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辽宁、重庆两省市是3+1+2省份,海南是综合改革3+3省份。
五、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共4省市:自主命题
这四个地区的考生分别使用其自主命题的试卷,即: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
以上内容参考 闽南网-2022高考全国卷有几套?哪些省份使用全国卷?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使用省份
博考网以上就是博考网为大家带来的使用全国甲卷的省份都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2022高考全国卷有几套?哪些省份使用? 2022高考全国卷有几套?哪些省份使用?8套,分别是2022年高考一共有8套全国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三卷)、全国乙卷(全国一卷)、全国新高考一卷、新高考二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和浙江卷。这个其实也是相对公平的,这个和用一套卷子分省录取,完全一样的公平,除非全国统一录取。为什么这么说呢,各个省份的教育资源其实不平均,很明显 东部地区 教育资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跟往年比差不了多少。 全国高考的难度都有普遍的提升,甲卷的作文上升到思辨类,出现了很多的题型变化,让考生措手不及,数学难度的普遍提高,国家在有意提升高考的选拔性,毕竟985的好院校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高考题简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尤其处在向新高考转型的省份,必然在题型和难度上向新高考转变,过渡时期,并没有让高考变得简单,顺利的把
新高考二卷有哪些省份使用? 新高考二卷的省份如下:辽宁、重庆、海南。 2022年全国高考共8份试卷,其中4份自主命题试卷、4份全国卷(2份全国卷,2份新高考改革全国卷)。 4份自主命题试卷分别为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和率先课改的浙江卷。 1、全国甲卷(原全国Ⅲ卷)。 适用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教育部统一命题,适用地区偏向于云贵川等偏西南区域。 2、全国乙
哪些省份考全国甲卷 哪些省份考全国甲卷介绍如下: 一、全国甲卷(5个省份) 适用省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 用卷特点:这五个省份所有的全国甲卷所有学科都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 二、全国乙卷(12个省份) 适用省份:江西、山西、陕西、河南、安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用卷特点:使用全
高考全国甲卷是哪些省份 高考全国甲卷是哪些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五个省市。 一、全国卷 1、考全国甲卷的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五个省市。 2、考全国乙卷的省份: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 3、新高考Ⅰ卷省份: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7省。 4、新高考Ⅱ卷省份:辽
湖南2024年单招报名时间 湖南省2024年单招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23日~31日。 单独招生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引导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向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合理分流,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决
高考一共几种卷子 高考一共几种卷子介绍如下: 2023全国高考试卷分8种,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目前高考考题没有全国统一。高考试卷分为全国卷和其他省份卷,部分省市或自治区使用统一的全国卷,还有部分省市的高考试卷是自主命题。 2023全国高考试卷分为哪几类 全国甲卷(原全国三卷)使用省份包括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
全国二本学校名单 全国二本学校名单如下: 1、广东财经大学。 学校在河南省的招生批次为本科二批,2020年共计划招生26人,其中文科招收法学、财务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考生,理科招收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考生。 该校成立于1983年,是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高校。 2020年,广东财经大学在软科财经类高校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8名,实力处于中上水平,是很值得河南考
2024-03-06 10:33:58
2024-02-08 22:55:24
2024-03-30 14:53:34
2024-01-02 05:07:13
2024-04-10 17:59:06
2024-03-25 03: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