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11:06:39 | 博考网
大学转专业是可以的。
但是要注意转专业遇到的问题。
如:1.转专业不是全国高校必须统一时间办理的行为。
学校可不可以转专业,什么时候转,哪些专业可以转,转专业的标准和条件是什么?以上这些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决定的。如果想了解,可以主动去问辅导员或者问自己的学姐学长们也可以。 但是要记住,学姐学长也只是学生,只能给你参考意见,他们的时候有不代表现在还有最终以学校通知为准。
2.转专业不是个小事。
学校会公开进行下通知。可以多关注一下学校的网站,很多通知不要等着班干、老师通知你,你才做。层层通知会有时间差,可能会耽误你自己。而那个时候你说 “我不知道”是不能作为理由的,因为已经公开发布信息了。 转专业不是全国高校必须统一时间办理的行为。 学校可不可以转专业,什么时候转,哪些专业可以转,转专业的标准和条件是什么?以上这些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决定的。如果想了解,可以主动去问辅导员或者问自己的学姐学长们也可以。但是学校会公开进行下通知。 你们可以多关注一下学校的网站,很多通知不要等着班干、老师通知你,你才做。层层通知会有时间差,可能会耽误你自己。而那个时候你说“我不知道”是不能作为理由的,因为已经公开发布信息了。
3.怎样转到更好的专业
我的建议依然是是一动不如一静,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在这个学校里了,再怎么转专业,大概率脱离不了这个学校。 我可以这样解释:就是转专业可以平转同一批次,这个专业转到那个专业,也可以往低转高层次,可以往低层次专业转。但是反过来不可以,也大概率不可以文理互转。简单来说就是同一个分数线的,可以转高分,可以往低分专业转。作为学生自己你确定弄清楚你想转的专业是什么水平吗?是什么层次吗?转专业我鼓励那些对专业特别感兴趣,也了解专业内容的同学。你不能迷迷糊糊认为既然有这个操作,那就一定要操作。你一顿操作猛如虎,然后自己的就业方向具体内容有没有想好?没有想好,你转他干嘛到班上什么都不懂,一个宿舍矛盾都让人痛苦了,何况一个班级的隔阂。 什么是更好的专业?这个问题学校大一会专门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教学生怎么去做职业规划,路径,选什么专业。大范围下其实没有区别,也不必太紧张,自己有问题可以问辅导员,绝大部分辅导员是很靠谱,为了学生好的~
只要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大学生是可以转换专业的。如果学生刚入学时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或因分数过低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都可以在入学之后申请转专业。转专业有成绩要求,因此学生要提前做好准备。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申请跨系转专业:
1.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并确有专长的,有相关成果,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2.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需有学院指定医疗机构检查证明),或确有特殊困难(如在工科或理科学习困难的,需学校相关部门
认定),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仍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的前30%。
4.学生因休学期满复学后,原专业不存在或未招生的: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
5.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经学生同意,学校在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博考网
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五点:
1.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
2.患有某种疾病确有困难的;
3.学习成绩优异专业前30%;
4.休学或复学可根据自身需要转专业;
5.学校调整专业,经学生同意。
二、转专业时间、流程
转专业申请时间只在第一学年末受理,通俗讲就是大一结束。
每年6月份,由各系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情况,确定接收转专业学生人数计划(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一年级学生人数的10%),将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对各院系接收转专业的计划进行审核汇。
1.每年六月份各系提交接收转专业的计划人数;
2.学生在开学前提交申请,附带证明材料,系部审核;
3教务处考核;
4.经院长办公室审议通过公示一周后生效。
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专业
1.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
2.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
3.应予退学的;
4.录取为下一批次专业转为上一批次专业的;
5.由外校转学进入我院的;
6.属特殊类别(对口升学、专升本)招生的:
7.在校期间受过纪律处分的;
8.有作弊行为的;
9.经学校认定不适合转专业或无正当理由的(如未缴清学费及其它应缴费用,未及时注册的)。
以上概括为:不得转专业包括特招、休学、保留学籍、退学、录取为下一批次转为上一批次、外校转我校、对口升学、专升本、受处分、作弊、学校认定不适合或者无正当理由。
以上就是转专业的相关内容了,有转专业想法的一定要好好浏览一下,对于不喜欢的专业学四年真的很痛苦,一定要尽快转专业,千万不要想着考研跨考,大部分院校还是看你本科专业的,有的老师根本不收跨专业的学生。
容易转专业的大学介绍如下:
1、中国农业大学——基本上报考中国农业大学的话,转专业没有成绩要求的,可以要求转两次以上,很不错;
2、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大转专业就更加容易和轻松了,转专业什么要求都没有,也不会限制转专业时间;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其实和国防科大差不多,转专业没有什么成绩限制,不管什么时候转都可;
4、浙江大学——浙大转专业算得上是没门槛,除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入学之外,其他在校生都可以转;
5、中央民族大学——一般学生成绩及格都可以转两次专业的,只有艺术生、保送生和国防生不能转专业;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转专业容易,对成绩的要求不高,只要不挂科,都可以转一次专业,但仅有一次;
7、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大同样也是只要不挂科,都可以转专业,但是也只能转一次,所以要把握住;
8、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和前两所大学一样,因为复旦大学实力很强,所以转专业的这一次机会要想好;
9、清华大学——作为国内综合实力顶尖的大学,转专业也没有成绩要求;定向生、国防生、大三以上除外;
10、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除了没有什么门槛之外,对成绩更是没有什么要求,转专业比较容易;
11、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大转专业也没有成绩的要求,只要不挂科。在大一大二内部可以转专业两次;
12、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同样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门槛也不高。要求也仅仅是成绩不要挂科,这一点不难。
以上就是博考网为大家带来的上大学可以转专业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大专可以转学校转专业吗? 大专是可以转学校 转专业 的。 大专转专业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校生在大一期间可以申请转专业,有的高校是要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学生再申请转专业,但有的高校则是第一学期结束,学生就可以申请转专业转专业,转专业是在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根据《普通
大学可以转专业吗怎么转 大多数学校的大学都可以转专业,但是有要求和名额限制。一般来说,期末成绩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生可以选择转专业。 申请转专业(系)的条件 特别提醒:每个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不尽相同,近年来一些大学高校放宽了转专业的标准和门槛。具体相关事宜以学校通知为准哦! 1、零门槛 有些大学对转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有些可能
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可以。 只要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大学生是可以转换专业的。如果学生刚入学时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或因分数过低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都可以在入学之后申请转专业。转专业有成绩要求,因此学生要提前做好准备。 大学转专业一般是在大一下学期,并且要在无挂科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转专业。另外,转专业也是要通过转专业考试的,只有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转专业。 大学转专业一般多出
大学可以转专业吗,怎么转呢? 大学当然可以转专业,不过每个学校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只要你能保证自己一开始的专业成绩不太差,然后留意关注到学校的通知以及你想要转的专业所在学院的通知,最好是能提前与该学院的老师取得联系,然后提交申请并准备笔试面试啥的(具体情况根据学校学院而定)。 转专业之前也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像我就有不少同学觉得本专业(公共管理大类)不太好,然后就考虑转到热门
可以转专业吗? 是否可以转专业首先大学转专业根据大学的不同,要求也是不同的,每个大学都有自己转专业的要求,而且如果你从冷门专业往王牌专业是转是需要很高的要求的。 一般大学转专业的要求,首先需要成绩在本专业中前10%,其次是所有必修的课程不能出现挂科的情况,也就是说60分及格,你必须要都考60分以上。一些特殊的专业,如国防生、定向计划招生等是不能够转的,这个是学校的硬性要求。转专业的时候基本
大学里可以转专业吗 可以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普通高等教育管理规定》第三章第三节。 第二十一条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 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适当调整
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 南昌大学在刚大一时,是无法直接转专业的,南昌学校允许在校学生在一定原则下选择专业,学生入校一年后,按照“自主选择、统一考核、按比例择优录取”的原则,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选择转专业一次。 申请选择专业的学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1、学校本科(一本)在校已注册、缴费学生; 2、遵纪守法,无纪律处分; 3、已修课程考核均合
青海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青海大学转专业要求不高,但对每班转专业比例有一定要求,若人数较多需要看成绩,成功率为百分之五十。 青海大学转专业规定如下: 1.转专业以尊重学生志愿,发挥学生专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原则。 2.学生入校取得正式学籍后方可申请转专业,学生未取得学籍前不允许转专业。转专业由教务处集中受理,原则上第一学期末为集中受理期,受理期外不予受理(因材施教班除外),具
2024-02-29 00:40:50
2024-02-07 06:53:24
2024-04-06 01:39:17
2024-05-01 14:27:58
2024-03-12 06:14:09
2024-04-12 07: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