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通过强基计划上大学的孩子,未来有哪些优势?

2024-03-26 08:03:04 | 博考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通过强基计划上大学的孩子,未来有哪些优势?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通过强基计划上大学的孩子,未来有哪些优势?

强基计划就业方向,待遇和保障

强基计划的就业方向主要分为深造和直接就业两种。 现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未来发展方向就业分析、强基计划学生毕业去向、强基计划就业前景。

一、强基计划就业方向,待遇和保障

强基计划在就业上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在待遇上享受的也是名师资源,所以说强基计划的毕业生实力强劲,自然就业也会比较轻松。 博考网

友情提示:大家如果还想要了解自己在普通批次能上什么大学及专业,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输入成绩,圆梦志愿APP会根据分数为大家推荐合适的大学及专业。

1、深造

因为强基计划重视的是本硕博培养,所以对于强基计划的学生来说,只要成绩过关,有很大可能是可以直博的,在深造上会比普通专业更有优势一些。

2、直接就业

如果想要选择直接就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本文就以数学、物理和生物专业为例,盘点一下这三个专业的就业方向。

(1)数学

数学专业就业方向据统计,毕业后收入较高、工作相关度高、提升较快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相关行业领域。

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这部分技术岗位对于专业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说强基计划专门培养的人才是非常适合进入这些岗位的。

(2)物理

物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

在就业领域上,许多以物理为基础的学科领域都又着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如信息、能源、航天、军工、材料、交通、经济、生命科学等等,尤其是强基计划毕业的考生,本就是为这些领域培养的优秀学生,自然有很大可能去往这些领域就业。

(3)生物

生物专业就业方向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强基计划容易就业吗?

还是比较容易的。

因为强基计划招生的专业其实都是目前国家非常需要人才的专业,所以强基计划的毕业生学习的专业基本都是目前岗位较为空缺的,在就业上自然不会很难。

通过强基计划上大学的孩子,未来有哪些优势?

通过强基计划上大学的孩子,未来有哪些优势?

你好,我身边就有不少学霸家长给孩子报了北大、人大、哈工大的强基,结合院校官方的宣传,主要有两大优势吧:

1.享受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它是本-硕-博培育。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接触到国家、国内、国外的一些课题。很多学生都有机会在国家实验室参与这些课题研究,跟着特别有名的导师和教授进行这种相关的学术交流。
其次,它是小班制、导师制培育。
小班制顾名思义,就是班里的人数会比较少,学生受到老师关注和照顾的机会相对比较多。
导师制是指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给配备导师——学习导师、生活导师、心理导师,三位一体地为学生进行服务。而普本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基本上是不可能享受到这些待遇的。

2.未毕业,先就业
强基计划除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这些基础学科之外,还增加了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及一些高校的王牌专业。比如,今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了复合材料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航天类专业
在强基计划不断增加王牌专业的大趋势下,学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等到了研究生毕业或博一时,就已经会有一个国家战略紧缺行业的岗在提前为他预留了。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基础学科特别突出,具备“强基生”潜质,确实可以尝试的。

通过强基计划上大学的孩子,未来有哪些优势?

强基计划毕业生就业待遇前景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毕业生就业待遇前景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的前景:

1、强基计划学生受到国家和高校的重视教育部规定无论是大学各类奖学金、还是保研推荐名额等福利待遇,高校都应当优先考虑强基计划学生。强基计划院校也会对强基计划学生实行小班制、导师制、本硕博衔接式培养。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对强基计划学生的看重。

2、前程无忧细心的同学们想必已经看出来了,国家为强基计划学生安排的道路就是科研精英方向,这批学生只需要顺着国家安排的道路走下去,日后估计也是从事各类科研机构,为国家科研事业做贡献。

3、公平公正公开强基计划高校考核过程实行全程录像录音,拥有完善的监督举报机制,全程实行公开透明化。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博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通过强基计划上大学的孩子,未来有哪些优势?”相关推荐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建议:理科550,文科580分都可以尝试报考。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 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 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

2024-04-10 22:17:55
成绩中等的孩子能报强基计划吗
成绩中等的孩子能报强基计划吗

成绩中等的孩子能报强基计划吗 成绩中等的孩子不能报强基计划。 根据查询高三网信息显示,报考强基计划的要求有: 1、高三考生,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均可。 2、拥有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记录,且能够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 3、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以及高校综合素质评价折算出考生最终的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

2024-04-20 21:04:03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我国总共有36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都为我国实力较强的名校。学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就读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招收强基计划的专业大多是生物类,化工类,数学类,历史类,汉语言文学类等专业。强基计划比较适合于对这些学科感兴趣,且希望通

2024-03-22 15:31:11
强基计划的学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的学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的学校有哪些 1、北京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清华大学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 6、中国农业大学 7、北京师范大学 8、中央民族大学 9、南开大学 10、天津大学 11、大连理工大学 12、吉林大学 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4、复旦大学 15、同济大学 16、上海交通大学

2024-03-25 21:10:17
江苏的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江苏的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省市 1  北京大学  北京 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3  清华大学  北京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9  南开大学  天津 10  天津大学  天津 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1

2024-04-08 16:40:09
云南有哪些强基计划学校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云南有哪些强基计划学校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省市 1  北京大学  北京 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3  清华大学  北京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9  南开大学  天津 10  天津大学  天津 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1

2024-04-01 10:39:30
重庆强基计划学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重庆强基计划学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6000人左右。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

2024-04-02 06:51:47
贵州强基计划学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贵州强基计划学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贵州省定向选调高校名单 贵州省定向选调高校名单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零五号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位列国家“双一流”A、“985工程”、“211工程”。 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

2024-04-05 08: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