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1 15:10:37 | 博考网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一名,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最新发布的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17位,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
2、北京大学:
北大的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都是第一名,法学第二名,稳坐综合类大学老大,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与清华不分伯仲。
3、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医学第二名,文学第二名,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是综合性大学的第二名,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44位,国内第三。
4、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毕业生集中在政界、社会科学界和商界等领域,科研成果也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一所文、经、管类的精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当下热门专业的实力非常强,法学第一名,经济学第二名,哲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的实力超牛,生源也非常好。
5、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工学第三名,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合并了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与浙江大学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
6、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工学第二名,在工学、管理学、理学、医学、文学的实力超群。浙江大学素称南方小清华。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是理学第三名,典型的高、精、尖的精品大学,学风正,是最有资格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流大学。
8、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理学第二名、文学第三名,理科实力超牛。
9、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第一名,建筑学第二名,城市规划独步天下,连清华也甘拜下风,车辆工程也相当不错。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第四名,80年代成为航天部的大学后,就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强校,其它的学科也都不错。
11、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第二名,机械工程第三名,管理、机械、电气通信类实力强大,学风正,发展比较平稳。 博考网
12、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航空、航天实力强大,力学,计算机也很强,名声在外,是航空航天类大学的领头羊。
13、天津大学:
天大工学实力排全国第五位,实力比名声强。
14、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电器类实力很强,光电也相当不错,合并后规模膨胀超大,合并来的同济医科大学也很强。
15、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是同宗同源,都可以追溯到三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在工科方面绝对是江苏第一,在华东地区也是名震四方。
16、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防院校。近十年来实力上升较快,集航天、兵器、电子、光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兵器工业第一牛。
17、南开大学:
在80年代,北大、清华、复旦、南开为大学四强,现在南开实力不比以前,但名气依然很大。
18、中山大学:
哲学、中文、生物强,中山医学也很出名,岭院,管院,国际商学院在华南超牛, 中大因为地处开放城市广州,就业很好,性价比高。
19、武汉大学:
文科、理科都不错,但都不拔尖,并校后规模超大,是百年老校,校园环境非常好。
20、厦门大学:
会计学全国第一,经济金融很强大,理论化学超牛,是全国最美的校园。
21、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是目前国内师范大学第一名,现在已经发展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全国第一名,学科精度很高,文、理学科实力很不错。
22、国防科技大学:
神秘的哈军工的衣钵传人,计算机超牛。
23、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是湖南省最好的大学,是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而成。
24、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地区最出名的两所大学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因为地处开放城市广州,就业很好,性价比高。中山大学在文理占优势,工科老大还是华南理工。
25、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最好的大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吉林大学,第三是大连理工大学。如果单纯比较理工科的话,东北最好的就是哈工大,第二就是大连理工大学。综合工学实力不错。
26、西北工业大学:
如果说西安交大是陕西第一校的话,第二名肯定就是西北工大莫属,也是西北地区最好的大学之一。
西北工大是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一所理科性大学,在航空航天科技的排行榜中,西北工大排在第三的位置,是航空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之一。
27、重庆大学:
综合性大学,土木建筑还不错,其它学科实力一般,通过院校合并和大学升格985工程受益匪浅。
28、电子科技大学:
原校名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现在隶属于教育部。学校以电子信息类学科著称,理工科气息浓厚,校风淳朴。
29、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通过并校成为超级大块头,目前学科建设发展平稳,特色不明显。又地处北疆,生源一般。吉林大学的规模是全国第二大,仅次于四川大学。
30、四川大学:
办学规模是全国第一大,在校生人数是全国最多的,也是西南地区最好的大学。
31、山东大学:
在校生人数排在全国第三位的,无明显特色,靠庞大的“综合性”支撑门面招牌。
3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甘肃省最好的大学,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好的院校之一。
33、华东师范大学:
如果说北京师大是中国师范第一名,那么第二名非华东师范大学莫属。 自然就形成了南北鼎立的状态,北师大统一北方,华东师大则领衔南方。
34、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大是中国农业最高学府,原名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国家首批设立的具备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9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6大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和6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
35、中国海洋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大气科学, 船舶,港航。 海大在山东青岛,就业最好的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在全国排名也挺靠前的。海洋科学,水产养殖专业在全国排第一。
36、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具有56个民族师生员工的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是民族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青岛二中强基班什么意思如下:
强基MT,是青岛二中落实国家强基计划,对接全国知名高校,为国家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强基MT,突出青岛二中学科竞赛教练团队优势,贯彻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学生科创中心,通过深入创新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学生学术素养与科学研究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需求。
强基MT,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国家课程、强基课程、竞赛课程三级课程,针对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高品质课程。
在教学方面,各学科任课教师以科学先进的教学规划和思维培养模式,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挑战意识;在育人方面,关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内在使命感。2021级、2022级强基MT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竞赛优势突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选择青岛二中“强基MT”的八个理由
1.面向国家“强基计划”的高定位
现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知名院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强基MT支持学生冲击顶尖高校,服务国家发展。
2.独具优势的五大学科竞赛
要通过高校强基测试,学生必须具备竞赛思维。没有竞赛基础,就没有强基培养。青岛二中是唯一拥有数学、信息、物理、化学、生物五大学科竞赛独立培养能力的学校。五位首席金牌教练领衔教练团队,以完善的竞赛课程体系,零起点培养学生竞赛思维。
学校共获得数学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两枚,生物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两枚,100余枚全国奥林匹克决赛金银铜牌,近500人次获全国联赛一等奖,数百名学生通过竞赛进入北大和清华。
3.创新人才培养硬件
青岛二中建有投资近亿元的青岛二中科创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物理海洋、先进传感器、先进成像、共轴光学、环境化学、绿色化学、海洋化学、数字化学、合成生物、生物成分分析。
微生物培养、中医药文化馆、机电工程、天象馆、地球科学、历史文创空间、空间立体艺术、航空航天、机器人、现代加工、物联网、创客智能加工设计、模联厅、辩论空间等三十多个创新实验室和功能教室。
4.创新课程体系
学校依托创新实验室,开设高端创新课程,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生物所等高校,共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学生参与选题、开题、科学研究、结题、学术论文撰写的科研全过程,参与各基地的学术会议、科学考察等实践活动,提升创新能力与学术素养。
5.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强基MT,为每位学生制定三年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聘请高校知名教授担任学生校外导师。定制化进行课程设置,集聚优势资源,为学生冲击顶尖名校提供有力支持。
6.无与伦比的教师团队
青岛二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二级岗教授2人,正高级教师6人,特级教师9人。近年来,152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二中教师团队具有培养优秀学生的丰富经验,在尊重学生个性潜质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优势潜能,促进学生高层次发展。
7.高层次、多元化升学路径
强基MT的学生,可以通过竞赛、强基计划的路径冲击顶尖高校,更可以凭借坚实的学习基础和突出的学习能力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取向往的高校与专业。强基MT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将为学生未来高层次、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8.多种录取机会
2023级强基MT,共设4个教学班,将继续采用2+1+1模式(自主招生“强基计划”100名+除“强基计划”外自招成绩前50名+普通批中考成绩择优50名)。除了获得“强基计划”资格,在自招和中考中成绩优秀,都有进入强基MT的机会。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北京大学
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
北京大学将开展“ 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青年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
博雅学堂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共有 21个一级学科获评“A+”,居全国高校之首。 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均为学科评估“A+”,学校拥有国内最强的基础学科实力、最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制,具有辉煌的历史和丰富的育人经验。
清华大学
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 化学、生物为A+;数学、物理学为A;文学、历史学、哲学为B+。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青岛二中强基班什么意思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高中强基计划什么意思 高中强基计划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高考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全新的高考招生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招收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学科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时态变化而变化。强基计划的主要招生专业分为两种。 一是基础学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古文字学等专业。二是符合国家安全的高端科技领域人才,如人工智能、新材料类等专业。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吸收原“自主
中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中考强基计划,全名为中等教育学校考试“强化基础、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于2017年推出的一项教育政策,旨在加强中等教育的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中考强基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鼓励中学教育注重基础课程的教学,重视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基本能力培养,尤其是数学和语文的基础知识和
2022年强基计划政策解读 强基计划 的意思是强化 基础学科 教育,国家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去招收一批未来有志于为我们基础学科发展服务的学生,他们能够享受到每个学校里面最好的师资和最好的教育资源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 国家安全 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 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突出
中考强基上线是什么意思 中考强基上线是指学生在中考考试中,必须在基础科目中取得一定的分数线以上的成绩,才有资格参加高校招生录取考试。一般来说,基础科目主要包括语文、英语、数学和文综/理综等科目。这个要求的出现,旨在加强学生的基本功和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为今后步入大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想达到中考强基上线,学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首先,他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学
中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中考强基计划的解释 1、中考强基计划主要是成为了一些高校展开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的试点,强基计划主要在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强基计划主要是成为了一些高校展开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的试点,强基计划主要在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强基是什么意思 强基的意思为: 强基指的是强基计划,主要是一些高校展开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的试点,强基计划主要在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强基计划更加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基计划的实施,将会进一步鼓励学校从培养学生奉献社会。建设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探索大、中、小贯通培养策略和路径,加强学生
强基计划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是一项国家级重点计划,旨在提高中国基础研究的水平以及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以下是详细解释。 1.背景介绍 强基计划是自1999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一个分支,2018年第二批强基计划启动。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展迅速,但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2.目标任务 强基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中国基础研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 是高校招生的一种特殊途径,区别于高考,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择优录取,突出基础学科的引领作用,入校后单独编班,重点培养。 强基计划是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这项计划是由教育部发起,为了选拔出综合素质高或基础学科优秀、立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生的一项计划;强基计划取代了原来的 高校自主招生 方式,目前在部分高校开展试点。 强基计划的作
2024-06-27 05:54:09
2024-04-16 00:06:20
2024-06-22 20:17:02
2024-03-27 11:21:31
2024-05-26 17:21:13
2024-02-08 22: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