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20:45:40 | 博考网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通常来说,考生在考研报名时,首先会选择好学校,其次会选择差点学校的好专业。 但据了解,有关高校研究生导师介绍,考生要把专业选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 在此建议大家在报考院校时,先选定专业,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学校。因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 扩展资料
考研究生选学校和专业的方法:
第一步、专业范围选择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局辩吵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第二步、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中国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二)应试难度说明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第三步、意向专业选择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第四步、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北京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灶消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桐侍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第六步、自我竞争力分析
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第七步、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
(一)参照往年的报录比
硕士点的报名录取比例越高,则难度越低。
硕士点的总分和单科线越低,则难度越低。
(二)初试参考书分析
1、不指定参考书。此类硕士点非常注重学生平时的个人修养,专业课考试难度较高,一般不建议选择。如果一定要报考这类院校专业,可参考同等院校专业所给出的参考书目。
2、指定参考书。大多数院校都会给出具体的专业参考书目。
(三)复试差额录取比例
复试差额录取比例越大,难度越大。 博考网
第八步、确定目标硕士点
确定目通过以上步骤,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标硕士点。
选学校和专业都是重要的因素,而且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选择学校的重要性:
1. 学校的声誉和排名:就业市场普遍更倾向于知名和有影响力的学校,因此选择一个有良好声誉的学校可能会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2. 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设施条件:优秀的学校通常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环境。
3. 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学校的专业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选择一个专业设置完善、与你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目标相符合的学校,能够为你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选择专业的重要性:
1. 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专业,能够提高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和快乐。
2. 就业前景和发展机会:某些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选择一个就业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3. 个人能力和优势:从个人的能力和优势出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和发挥优势的专业,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选择学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平衡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性,并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目标、综合素质等因素进行权衡和取舍。最终选择一个既能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又与自己发展方向相适应的学校和专业,可以为个人的学术发展和就业前景提供更好的保障。
填志愿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填志愿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分析如下: 分数足够时首选学校而非专业。面对层出不穷的就业歧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学校摆在第一位。一般来说,在你分数有优势,还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学校优先。 学校优先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学什么并不决定你未来做什么,更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就业市场,太看重初始学历了。学校优先还有一个原因是,著名高校所提供的软环境是一般高校难以企及的
统计学最好考的211 统计学是一门涉及数据分析和推断的重要学科,对于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中国的211大学中,有几所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备受推崇,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几所统计学表现较好的211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该校的统计学专业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研究资源,教学质量得到
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军校还是警校? 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军校和警校这两个类别的院校哪一个更好,其实根据自己不同这情况去选择才是最好的,如果单单将这两个类别的院校对比的话,那么很显然是军校更加的好上一些。首先上军校的时候4年的学费都是免费的,当学生毕业之后都是直接分配到部队。警校是需要学生自己承担学费,而且如果想要成为警察的话,那么还需要去进行公务员考试,考上之后才能够当上警察。从这些待遇上来
报志愿应该选城市选大学还是选专业怎么选择比较好 城市、大学和专业这三者的选择,最重要的还需要根据我们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成绩好的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侧重于选择学校优先;成绩一般的学生在选择的时候相对考虑的要更多了,建议考虑一下好的学校和专业;如果我们准备继续深造,那么选择的时候则是重点选择学校加专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一定是专业加城市了。 报志愿应该选城市选大学还是选专业 成绩好的学生在选
志愿填报时是否可以自由选择学校专业? 自由可投:这个状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考生的档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档时, 因考生成绩未达到院校的调档线,也就是说未投出去,所以考生状态会出现“自由可投”。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考生被投入高校后,因为考生填报志愿时内容为“不服从专业调剂”或者是“身体受限”等原因被 退档 后,也会出现“自由可投”的状态。 志愿填报 一般情况下,学生填报时,
志愿填报应该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志愿填报时,选择学校和选择专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两者之间的权衡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进行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观点可以帮助你做出决策: 选择学校重要的理由: 1.学校的声誉和排名:知名学校通常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研究机会。在某些行业,学校的声誉和排名可能对就业前景产生积极影响。 2.学术氛围和资源:一流的学校往往有更丰富的学术氛围,可以提供更
高考成绩不好,该选择专业还是学校呢? 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看中的,对以后上大学以及工作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高考成绩不好,该选择专业还是学校呢?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更加重要。 我认为,如果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那么也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一定要放平心态,既然已经出来结果了,就要坦然去面对。可能有些人会纠结是选择一个好一些的学校,还是选择一个好一些的专业呢?我认为如果成绩一般,那么这
师范类院校如何选择?看专业还是看院校? 都是可以选择的,都是可以读师范专业的。 很多同学的梦想就是将来成为一名老师,做一名为社会奉献的园丁。 成为老师的方式有很多的。可以选择师范类院校的师范专业,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是师范专业,这样自己大学的时候就是学习的师范内容了。 当然,还是可以选择一些非师范的院校。这些学校也是有很多的师范专业,也是培养老师的。 综合来说,自己已
2024-02-29 00:40:50
2024-02-07 06:53:24
2024-04-06 01:39:17
2024-03-12 06:14:09
2024-03-28 17:34:22
2024-04-11 02: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