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13:39:54 | 博考网
2020年山东高考刚过本科线想报考地方专项计划,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政策来决定,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报考的。
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由于每个地区情况特殊,所以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地方专项计划的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要对本省(区、市)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符合2017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扩展资料:
博考网
报考地方专项计划介绍如下:
一些省属重点高校每年会拿出很少一部分招生计划进行地方专项计划招生,实施区域限于本省市的重点扶贫县,考生符合报考条件即可申请专项计划资格,这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考生是一大利好。
外,报考地方专项计划还可以降分录取,有机会以一本分数考入好大学,但是弊端在于可供选择的专业有限。对于专项计划毕业生,国家鼓励到贫困地区就业,同时会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到贫困地区创业也是国家鼓励引导的。
参考资料来源: 凤凰网-2020山东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招生专项计划来啦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2017年高考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开始
刚过二本线,可以申请提前批吗?如果可以,有哪些推荐? 刚过二本线也可以申请提前批的,有一些分数不太高的师范类院校也是可以的,提前批次多数都是一些军校和师范类的院校,鉴于分数刚过二本线,建议选择师范类。 每年的录取中,总有一部分考生尽管总分超过了某一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却最终没有被相应批次的学校录取,成为上线落榜,这是一种常见现象。 扩展资料: 高校录取,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
高考成绩没有达到一本线可以填报地方专项计划志愿试一试吗 高考成绩没有达到一本线可以填报 地方专项计划 志愿可以试一试,因为地方专项计划可以降分录取,且在 提前批录取 ,不会影响后续录取。 本科以下还是有机会上本科的,如果降分的话就有可能会被录取。尽管每年二本第二次征集志愿的填报资格线都是在二本线下20分,实际录取数据并非如此。 很多人都是看到降20分 报志愿 就满心欢喜,但残酷的在后
在山东如果刚过二本线能报什么学校 1、黑龙江工业学院 黑龙江工业学院建于1984年位于中俄边境城市鸡西,这个学校的前身就是鸡西大学,主要是以工学为主,学院配置的专业也比较齐全,他涵盖管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等。 去年在山东的理科投档线是467分,文科的投档线是520分,如果孩子在省内上不了好学校,可以报考这所学校的本科,专业还是比较热门的。报考这个基本就是稳上。 2、海南
刚过山东本省的分数线,可以报哪些学校(本科) 2020年刚过山东本省的分数线(分数线449),可以报以下本科院校: 1、青岛工学院的以下专业 工业设计:最低分456 能源与动力工程:最低分458 电子信息工程:最低分459 物联网工程:最低分458 网络工程:最低分457 信息安全:最低分459 土木工程:最低分460 工程管理:最低分457 城市地
2020年山东学生高考成绩如果在420分左右,有什么地方的本科院校可以上吗? 2020年山东高考420分只能上专科院校: 1、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以下专业 助产:最低分419 药学:最低分415 药品生产技术:最低分419 药品经营与管理:最低分413 针灸推拿:最低分408 眼视光技术:最低分407 康复治疗技术:最低分410 中医康复技术:最低分413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可以同时报吗 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报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虽然在招生条件及录取方式等方面有些区别,但是三者之间并不冲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 从校测时间看,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校测在高考出分前进行,强基计划校测在高考出分后进行。且高校专项仅清华、北大等个别高校需要校测,其他高校仅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来确定资格名单
山西文科生刚过二本线,有哪些学校可以报考? 长治学院、运城学院、吕梁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工商学院。 学校报考注意事项: 1、首先,考生要询问自己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爱好,是否有明确的大学专业报考方向。不用说高考分数线是决定填报志愿的根本,因为每个大学都有各自的最基本录取分数线,只有分数足够,才可以填报理想的大学。 2、选择学校,再明确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专业来排名选择。地域选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在高考时录取更有优势,但是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同时,同学们也对它存在许多疑问,例如:“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几个专业”等问题。本期我将围绕这几个问题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答。 一、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几个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
2024-02-08 22:55:24
2024-02-07 06:53:24
2024-04-06 01:39:17
2024-05-01 14:27:58
2024-02-29 00:40:50
2024-03-12 06: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