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14:29:34 | 博考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一本,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1800亩,有19个学院、3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8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
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示范型应用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学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者6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 余人。其中国医大师3人,首届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0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10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
四川211大学名单(5所):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985大学名单(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973计划”承担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在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 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开设37个本科专业;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合作共建附属医院9所。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国医大师3人,首届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四川省第二届杰出人才奖1人,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人,四川省万人计划专家14人,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0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累计10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科建设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
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中药学
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3个):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
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23个):临床中药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方剂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急诊学、针灸学、温病学、金匮要略、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养生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民族药学、中药炮制学、中医神志病学(培育)、中药毒理学(培育)、中医药信息学(培育)
四川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
四川省级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方剂学、生药学、民族医学、药理学、药物化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博考网
四川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中医内科学、生药学、方剂学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39门;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医疗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1个):制药工程
四川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中药基础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单不全)
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医学信息工程、制药工程、预防医学、藏医学、藏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 、生物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市场营销
四川省级特色专业(7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藏医学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3月,“十三五”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新上各类科研项目2171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92项,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20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有各级各类实验室74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
馆藏资源
据2020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5.51万余册,馆藏古籍2.83万册,中外文现刊1675余种,电子图书342.61万余册,数据库69个;建成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兼顾理、工、管、文、农、教等学科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建立了数字图书馆体系,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SCI、SD、Ovid、Springer等中外文数据库,以及超星、书生、优阅等中外文电子图书;并自建了巴蜀中医药古籍等数据库资源,开通了移动图书馆、书香成中医等移动阅读平台。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培养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历教育学生(含本、硕、博)及多种类型的短期进修培训学员,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开展学历教育和互换学生项目;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葡萄牙开设“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
985和211大学有何区别
第一、985大学一定是211大学,但是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简单点来说就是一种单 向包含关系,从数量上就可以了解到,985大学是比较少的,也就是比较精的,是重点 大学里的重点大学,而211大学就是比较重点的大学,可能年代久远,高校的发展都发 生了变化,有一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二、211高校并非都是一本,985全是重点高校。这个是和上个区别有一点重复的,但 很多人会误解211高校,认为211就算不是最重点的,也应该是位于一本的行列,其实不 然。当时的评比是由国家区域照顾的,部分的211高校在省内是二本招生的,而且还有 国家级和省级的区别,而985是全国国家级的重点高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非985与211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简称“成中医(CDUTCM)”,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四川20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西南道地药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
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的中医药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国医大师3人,首届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2人。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四川省第二届杰出人才奖1人,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人,四川省万人计划专家14人。
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0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累计10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成都中医药大学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一本吗?211吗?985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都中医药大学是985还是211一、成都中医药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根据教育部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成都中医药大学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医药类的公立本科大学,隶属于四川省。它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是双一流、省重点、卓越医生(中医)大学。 二、成都中医药大学厉害吗?排名全国第几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一所非常厉害的
211工程的大学都是一本么 一、211工程的大学都是一本。必须是一本学校,才有资格被选为211工程大学。 二、211工程,是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
广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本吗? 广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本。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是几本院校?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长春中医药大学(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简称长中医,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应用研究型高校B类,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以中
中国药科大学排名 排名: 2022年软科发布的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药科大学 位列第97名,医药类大学排名第11名。 2022年校友会发布的全国大学排名,中国药科大学位列第105名。 学校资料: 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是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 211工程 ”和“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建设高校。 学
2021年成都医学院学费各专业学费是多少 2021年成都医学院学费:临床医学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每生每学年4440元,其他专业(含本、专科)均为每生每学年4920元。2021年成都医学院学费标准以下是该校招生简章中的收费标准: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严格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关于在我省高等院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改革试点的通知》(川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985还是211一、天津中医药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根据教育部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天津中医药大学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位于天津市,是一所医药类的公立本科大学,隶属于天津市。它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是双一流、省重点、卓越医生(中医)大学。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厉害吗?排名全国第几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一所非常厉害的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是几本-是985还是211学校?湖北中医药大学是几本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学校?湖北中医药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是985还是211院校?湖北中医药大学是不是野鸡大学?很多同学都很关注这些问题,本文将奉上这些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相关问题的答案。 一、湖北中医药大学是几本?湖北中医药大学是一本大学。根据湖北中医药大学2022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批次可知:湖北中医药大学在河南、青海仍然是实
2024-02-29 00:40:50
2024-02-07 06:53:24
2024-04-06 01:39:17
2024-05-01 14:27:58
2024-03-12 06:14:09
2024-04-12 07: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