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9 16:57:04 | 博考网
日前,北京、上海两地宣布2008年将推出高考"平行志愿"改革试点。那么,"平行志愿"改革过程中须注意哪些问题?又将对我国高考招生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平行志愿"为何得以推广?
除京沪两地今年推出"平行志愿"外,湖南、江苏、浙江三地已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7年陆续实施了高考"平行志愿"改革。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广平行志愿,是高考志愿填报改革的发展趋势所在。教育部将积极鼓励各省(区、市)试点推广高考平行志愿改革"。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一改传统的"分层志愿"为"平行志愿",改以往"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旨在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博弈和风险,增加学生的报考选择权。
以上海为例,考生在填报第一批、第二批本科志愿时,可分别填报4个平行志愿,即A、B、C、D四所院校(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考生在填报第三批高职专科批次时,可填报8个平行志愿,即八所院校(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在投档程序设置上:如考生填报了A、B、C、D四个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时按分数排序,先看A志愿院校的投档情况,如果A额满,再向B投档,如B额满,再投向C……依次类推。若经检索后,考生投档均未成功,就只能进入征求志愿(补填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也实行"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之所以要推广,从根本原因来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行高考志愿填报体系与高考制度之间的不相容性越来越凸显--高考制度是以高考分数为依据,高分优先为原则;而高考志愿填报体系却是分数之外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偶然性和突发性因素较大,故两大制度体系发生冲突是必然的,所谓"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违背了教育初衷。
就微观因素来说,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造成一二三志愿落差大、高分落榜现象严重,志愿填报投机心态既影响了志愿填报的有效率,也影响了高校录取的完成率,录取院校还频频出现招生"大小年"(录取分数不稳定、忽高忽低)、"断档"(报考学生少、招生未满额)现象,这又影响到学生下一年的报考,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再加上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实行了各省(市)高考自行命题,出于种种原因,每个省(市)在高考试题和高考分数的把握上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中的科学性和一致性(2006年上海市高考500分以上考生有10000多名,而2007年高考分数500分以上的考生仅5000余名,可见高考分数每年起落很大、稳定性很差),在一个高考测试基础系统不稳定且实际波动很大的环境下,以参考往年高考分数为依据的传统志愿填报方式蕴含的风险很大。
事实上,考生、学校、乃至各省(市)高招部门面对譬如高分落榜等情况毫无办法,而高校生源不均衡、录取层次多、效率低等问题也是摆在面前的难题。故高考"平行志愿"改革呼之欲出。
--"平行志愿"会否影响我国高招格局?
高考志愿填报制度改革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就全国而言,此前共有四种志愿填报方式:上海、北京、广东和吉林四省市的考前填报志愿,陕西、山西等11省份考后估分填报志愿,江西、安徽等12省考后出分填报志愿,以及湖南、江苏、浙江三省的考后出分填报平行志愿。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介绍:如按时间填报顺序分类,平行志愿又可分为考前平行志愿、考后估分平行志愿和考后出分平行志愿三种。
此前,湖南、江苏、浙江所采用的模式就是"考后出分平行志愿"。即高考后,考生知晓分数和知晓排名的基础上,填报高考平行志愿。从三省的实践来看,考生填报志愿轻松,大大降低了志愿填报的社会成本,尤其是缓解了整个社会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巨大心理压力。
上海推行的模式是"考前平行志愿",即考生须在考前对自己平时成绩、综合素质等有一个全方位的评价后再理性填报志愿,这样既可提高考生高考第一志愿的满足率,又可缓解以"分数挂帅"的平行志愿给中学素质教育带来的冲击。
还有一种模式为"考后估分平行志愿",即高考一结束,考生对自己的高考进行估分,再以此为依据,填报平行志愿。这种情况下估分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没有整体高考分数的分布信息,其不确定性也是明显的,其博弈成分依然存在。
有关专家表示:在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任何一个高校志愿填报制度改革都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衡量一个教育改革的成败,两个关键因素在于:能否保证公平公正,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那么,随着"平行志愿"改革的日益推广,"平行志愿"将对我国高招格局有何影响?郑方贤表示:"双轨并举"是目前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制度改革的最好方式,"双轨并举"也将成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改革趋势。所谓"双轨并举"是指"平行志愿+自主招生"并重,以"分数优先"的平行志愿可保障高考制度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如何体现和保护各高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的自主权以及支持高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靠自主招生改革。
--"平行志愿"需注意的四大问题
要缓解普遍存在的高考志愿填报博弈局面,使得考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上,高考"平行志愿"改革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探索。但有关专家表示:若要使得"平行志愿"整体改革方案平稳推进,须兼顾以下因素:
第一,"平行志愿"大框架下的细则方案,要有利于中学开展素质教育。就目前全国统一高考录取体制而言,要达到在实施"平行志愿"前提下巩固和加强素质教育,唯一可选的方案则是加大高校的自主招生力度。但除教育部直属院校有条件进行自主招生外,还应考虑地方高校在本地的自主招生,并以政策确保高校具有同等的招生自主权。这样将大大促进高中的素质教育,同时又确保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第二,2008年,教育部批准我国68所高等院校进行自主招生试点。而"平行志愿"是建立在高考分数上的人才选拔方式,高考分数的微小起伏可能给脆弱的选拔带来极大变数。以复旦大学为例,每年在上海地区录取的考生中,享受市级各类加分的考生占到20%多,少则加10分,多则加20分,这和一分之差即可落后几十名、甚至几百名的"平行志愿"招生方式极不协调,暴露出的不公平显而易见。如果高考加分标准混乱,势必将影响到"平行志愿"的有序推行。
第三,新的"平行志愿"方案要兼顾各方的利益。事实上,"平行志愿"容易造成原来办学层次并不明显的学校会自然地被高考分数机械地划为三六九等,势必影响部分院校的生源质量。要使新的方案平稳过渡,必须要照顾各主体方的利益,尤其是要将重心放至如何增加考生选择机会和录取机会等问题上。只有对考生有利的方案才能被社会所普遍认同和接受。
第四,新的方案要有兼容性和前瞻性。从根本上来讲,目前的招生体制以及考虑中的改革都不是最理想的模式,但是我们的改革方案要兼顾和预期将来政策的调整,要能包容和反映新的政策,这就要求改革方案具有开放性、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等。
实施平行志愿后,学校退档会对考生极其不利,根据我省教育部门公布的方案——
今年我省高考实施平行志愿,昨日,教育部门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实施办法。根据规定,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实行一次性投档,不补充投档。
省属高校按1∶1提档
往年,很多高校在提学生档案时都是按照1∶1.1或1∶1.2的比例提档,这样造成不少考生被提档后又被退档。今年实施平行志愿后,退档将会对考生极其不利,所以我省对今年的投档比例重新做了规定。在皖招生的一本、二本院校提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05的比例;三本、高职(专科)院校按不超过1∶1.1的比例确定;省属院校的提档比例原则上按1∶1的比例确定。
平行志愿分数优先
平行志愿投档首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再逐个对考生志愿从A院校到D(E)院校的顺序进行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中一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考生总分相同时,则按文化总分排序;文化总分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单科顺序理科为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外语;文科为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同一学校并列名次全部投档。
征集志愿一次性投档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院校追加计划面向未被录取的批次线上考生征集志愿。征集志愿由考生上网填报,实行一次性投档。
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对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及专业根据高校申请按考生填报的“降分征集志愿”降分进行投档,最大降分幅度为20分。
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平行志愿) 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平行志愿)点击查看 安徽:高考平行志愿实施办法公布 从严控制提档比例 实施平行志愿后,学校退档会对考生极其不利,根据我省教育部门公布的方案—— 今年我省高考实施平行志愿,昨日,教育部门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实施办法。根据规定,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
安徽:高考平行志愿实施办法公布 从严控制提档比例 实施平行志愿后,学校退档会对考生极其不利,根据我省教育部门公布的方案—— 今年我省高考实施平行志愿,昨日,教育部门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实施办法。根据规定,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实行一次性投档,不补充投档。 省属高校按1∶1提档 往年,很多高校在提学生档案时都是按照1∶1.1或1∶1.2的比
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历史-平行志愿) 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历史-平行志愿)点击查看 “平行志愿”影响高招格局推进需关注四大问题 日前,北京、上海两地宣布2008年将推出高考"平行志愿"改革试点。那么,"平行志愿"改革过程中须注意哪些问题?又将对我国高考招生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平行志愿"为何得以推广? 除京沪两地今年推出"平行
今年北京高招录取首次推行平行志愿 女播:【导语】记者今天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本市将对普通高校招生志愿设计和录取方式进行适当调整,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志愿设置由原来的3所学校扩大到4所学校。 【正文】 【采访】北京市高招办主任高福勤:今年我们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整,或者叫微调,就是把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这三个批次的志愿调整为2个志愿,那么第一志愿保证原来的1个学校,第二志愿变成了3个
第一批本科批次开始录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工作顺利进行 7月18日开始,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进入第一批本科批次录取阶段。第一批本科分文史、理工、体育三大类以及地方专项、苏区专项和预科的录取,招生总计划数为35457名。其中,一本文理计划数为35144名(含地方专项招生计划410名,苏区专项招生计划675名,预科计划39名);体育类计划数为313名。省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正龙介绍第一
安徽:高考平行志愿实施办法公布 从严控制提档比例 实施平行志愿后,学校退档会对考生极其不利,根据我省教育部门公布的方案—— 今年我省高考实施平行志愿,昨日,教育部门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实施办法。根据规定,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实行一次性投档,不补充投档。 省属高校按1∶1提档 往年,很多高校在提学生档案时都是按照1∶1.1或1∶1.2的比
平行志愿:靠近以“考生为本” 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以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校方老师总要反复强调: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千万要拉开档次,因为同档次高校在录取时,只有在第一志愿没有招满时,才会考虑用第二志愿考生来补齐名额
“平行志愿”影响高招格局推进需关注四大问题 日前,北京、上海两地宣布2008年将推出高考"平行志愿"改革试点。那么,"平行志愿"改革过程中须注意哪些问题?又将对我国高考招生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平行志愿"为何得以推广? 除京沪两地今年推出"平行志愿"外,湖南、江苏、浙江三地已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7年陆续实施了高考"平行志愿"改革。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
2024-05-26 17:21:13
2023-03-16 01:48:37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4-09 21:36:23
2024-04-11 02: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