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哪几个县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4-11-15 11:56:02 | 博考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哪几个县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哪几个县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广东的高考考生少数民族加分

广东的高考考生少数民族加分情况为:广东省少数民族高考招生录取的照顾范围为:连南、连山和乳源3个自治县,分布在连州市和阳山、始兴、怀集、龙门、东源县的7个民族乡及其他县少数民族聚居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具体照顾录取为:报考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普通班的,在其高考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报考第二批民族院校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单独划线录取。报考其它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在其高考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此外,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的录取将由招生学校在该校本、专科同批次录取。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和民族班录取标准不得低于各有关高等学校在广东省本、专科和本科相应批准提档以下80分、60分和40分。在高等院校专科层次招生录取中,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考生,在其高考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哪几个县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各地加分政策会有不同,以下内容可以作为参考。1.全国性加分项目: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2.地方性加分项目:湖南省6个少数民族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湖南省其他散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和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加5 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哪几个县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青海省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3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青海省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3的相关内容。

2023青海省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下:

据悉,2023年青海高考少数民族加35分;少数民族考生在向省内外院校投档时,增加20分。其中在向全国省属院校投档时,再给六州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5分,累计为35分。

扩展知识:

青海高考最新加分政策:

1、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增加10分投档。

2、烈士子女,增加20分投档。

3、对连续在牧区工作15年以上、现仍在牧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和世居牧区的汉族群众子女,其户口在当地、从小学到高中全过程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同等教育条件者,增加10分投档。

其中对玉树、果洛州从初中一年级起至高中毕业一直在当地就读,父母在当地工作10年以上、现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增加20分投档。

4、汉族干部职工由工作地州(县)组织、劳动人事部门出具证明;中央驻青单位、省直垂直管理厅局、省直国有企业等由其省级主管人事部门出具证明;

世居牧区的汉族群众子女由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证明:考生在当地就学经历由就读学校,出具教育局证明。

5、农牧民独生子女选报省内院校的,增加10分投档。

6、公安系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选报省内院校的,增加10分投档。

7、自谋职业的退役十兵,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增加20分投档。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其他规定: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青海高考民族分的使用可能会有所调整。例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如果超过一定比例,可能会取消其享受民族分的资格。 博考网

此外,对于在不同地区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青海高考民族分是针对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的一项加分政策,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享受5分的加分。但是,考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核。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青海高考民族分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招生。此外,具体的规定可能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博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哪几个县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相关推荐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如下: 少数民族高考生,用汉字答高考试卷,其实是满足高考加5分的条件的,除了汉族,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是有这个机会的,而且大部分的考生也很受益。 海外归侨子女,以及台湾省的人在中国大陆参加高考,都是可以享受加5分的高考加分政策。 如果考生符合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

2024-10-22 03:23:39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各地加分政策会有不同,以下内容可以作为参考。1.全国性加分项目: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2.地方性加分项目:湖南省6个少数民族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湖南省其他散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和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加5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六条中

2024-10-29 23:11:35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2023年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目前尚未公布,2022年的政策作为参考,少数民族考生在报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时,文化课加分为20分。具体如下: 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自2020年

2024-10-25 10:12:43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从2015年实施新的中考加分政策,将原有的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5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简称“高

2024-10-25 08:45:03
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西昌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符合四川省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具体加分情况如下:普通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本科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院校)加25分,报考其他院校加50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10分,报考其他院校加25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24-10-17 01:56:10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2023年甘肃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目前尚未公布,2022年的政策作为参考,少数民族考生在报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时,文化课加分为20分。具体如下: 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自2020年

2024-10-30 12:22:42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广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广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从2015年实施新的中考加分政策,将原有的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5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简称“高

2024-06-21 01:27:12
东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东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民族加分是怎样的流程? 高考民族加分申请程序如下: 1、考生由所在学校出具证明,携带标明为少数民族成份的身份证、户口簿,到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办理出具证明手续。 2、参加高考少数民族考生的手续在各区、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办理。 3、每年办理的时间,由市招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商定后在新闻媒体发布,各区、县在全市规定时间内,由各区、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区、县招办及辖区内学校商定具体日期

2024-10-21 16: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