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17:35:05 | 博考网
为了避免浪费成果,平行志愿填报应该保持稳定。冲是指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成绩拉什学校。稳定意味着在分数相近的学校入学。保的意思是填报你可以保证就读的学校。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生不论有目标院校和专业,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 毕竟填写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自己的分数和身体等各种其他条件不符合就会出现被滑档或者退档的情况。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合理运用“冲稳保”: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平行志愿填报以分数优先:高考总成绩才是决定你填报志愿的重要性因素,毕竟分数达不到院校要求,高考志愿填报就只能面对滑档的情况。
平行志愿填报以专业优先:很多考生在高三就有了自己的兴趣专业,这个时候只要分数符合条件的话是完全可以将该专业和院校放在第一志愿,毕竟有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的源泉。
1、第一个特点是志愿并列,是说我们考生可以填报五个志愿,这五个平行志愿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算作是第一志愿,都有可能被检索录取。根据省份的不同,有的省允许报四个或六个大学,道理都是一样的。
2、第二个就位次优先,投档时,所有考生按成绩排序,先投位次靠前的考生,后投位置靠后的考生。位次,也就是排队的位置,比如排到第1000名,位次就是1000。
3、第三个特点是分行志愿,是指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平行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检索时,先从A志愿开始检索,如不符合条件,再检索B,如符合条件,则不再检索后面的CDE志愿,因此我们检索的过程,是严格的按照ABCDE五个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
4、第四个特点是一次投档,也就是说每位考生只被检索、投档一次,如考生被投档到某大学后,又被高校退档,则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个批次的录取。
位次是考生的投档分在文史类或理工类排序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平行志愿是从高分到低分对考生逐个检索,当遇到同科类同批次同分考生时,计算机是无法判断先检索谁后检索谁,因此必须分科类对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位次是惟一的,计算机可以按位次对考生逐个检索。
博考网
报好专业服从志愿。平行志愿也存在退档风险,一般高校的投档比列为110%,意思是如果高校要招100个学生,招办要按110人投档,这样总有10%的考生要遭到退档,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填报或者从一本批次进入二本批次录取,怎样化解呢,下面是重点:填报服从专业调剂来化解,有家长说我孩子只喜欢“电气自动化专业”怎么办呢,那就填服从相近专业,如服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来增加录取概率。
所报平行院校必须有梯度
如我们报的五所一本平行院校:
A校、B校、C校、D校、E校,只能拿到一本通知书,即被B校录取,其他院校志愿统统作废,也就是平行院校之间不平行,录取分数有梯度,
化解办法是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口诀来填报,
所谓冲一冲,就是把自已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平行志愿中的最前面,而且这学校和专业,往年在本省的录取分要比孩子的分数略高一些。
所谓稳一稳,就是把自已认为十拿九稳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平行志愿的第二位。
保一保,就是把自已喜欢的,往年录取分比孩子分数低一二十分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平行志愿的第三位。
垫一垫,就是找一所往年录取分比孩子分数低三四十分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平行志愿的最后位置。
从理论上讲,实行平行志愿后,几所好大学可以同时填报了,但考生和家长必须注意顺序。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或所填报院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于自己的分数均较高,也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无法出档。
如何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请家长和考生记住参考“口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这样的话,几所学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的顺序,可避免“高分低就”带来的懊悔,也防万一没达到较好院校的投档分,也有相应的院校可读,不至于落到低批次院校或落榜。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
目前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轮投档后不可能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成绩相对较低、专业不服从调剂、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将档案退回。而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录取。
同时,考生定位不恰当、志愿梯度不合适也是造成落榜的重要因素。如考生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都过高,投档分未能达到院校的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该考生被投档的机会将大为减少,相当于自己把原有的4次机会变成一次机会,那样变成了如果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面的平行志愿显然也都无法投档。
省高招办相关负责人建议考生注意规避风险,在专业选报上恰当定位,并根据情况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有缺陷的考生最好填报身体不受限制的专业;高校有些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要仔细阅读招生章程,看高校哪些专业有特殊限制,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院校间一定要有适当的梯度,后面的志愿院校的投档分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低。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平行志愿报考技巧及注意事项 位次是考生的投档分在文史类或理工类排序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平行志愿是从高分到低分对考生逐个检索,当遇到同科类同批次同分考生时,计算机是无法判断先检索谁后检索谁,因此必须分科类对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位次是惟一的,计算机可以按位次对考生逐个检索。平行志愿并非零风险报好专业服从志愿。平行志愿也存在退档风险,一般高校的投档比列为1
平行志愿如何拉开梯度怎么冲稳保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是非常讲究的。冲:不在乎专业,能读就行,哪怕是调剂。稳:基本上可以读某校,还不会被调剂。保: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别盲目设置底线。平行志愿如何合理拉开梯度基本原则是在合理定位之后,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平行之间要有适当的“梯度”,即保证后面志愿院校的录取排名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录取排名低才有意义。以小佳的案例来分析,根据她
平行志愿报考技巧及注意事项 位次是考生的投档分在文史类或理工类排序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平行志愿是从高分到低分对考生逐个检索,当遇到同科类同批次同分考生时,计算机是无法判断先检索谁后检索谁,因此必须分科类对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位次是惟一的,计算机可以按位次对考生逐个检索。平行志愿并非零风险报好专业服从志愿。平行志愿也存在退档风险,一般高校的投档比列为1
2023平行志愿为什么要冲稳保怎么填报 为了避免浪费成果,平行志愿填报应该保持稳定。冲是指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成绩拉什学校。稳定意味着在分数相近的学校入学。保的意思是填报你可以保证就读的学校。2023平行志愿如何填报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生不论有目标院校和专业,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毕竟填写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自己的分数和身体等各种其他条件不符合就会出现被滑
2023平行志愿为什么要冲稳保怎么填报 为了避免浪费成果,平行志愿填报应该保持稳定。冲是指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成绩拉什学校。稳定意味着在分数相近的学校入学。保的意思是填报你可以保证就读的学校。2023平行志愿如何填报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生不论有目标院校和专业,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毕竟填写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自己的分数和身体等各种其他条件不符合就会出现被滑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根本原则是什么 平行志愿的根本原则就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档一投、投完即止”。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个志愿顺序上设置了两个以上(含)的并列院校志愿。主要特点:强化了分数的作用,大大减少了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现象;降低了院校录取数据的年度波动幅度。增加了考生第一志愿的录取概率,降低了志愿填报难度和报考风险。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技巧是一、熟悉和正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的政策和方法,避免
2020年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已经在全国各大部分省市实行很多年了,但是对于第一次经历高考志愿填报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关于平行志愿的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在填报平行志愿之前,考生和家长应该提前掌握好各高校及专业的详细信息。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考生应该对于全省的投档线、心仪的学校及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考生的成绩在本省的排名等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技巧录取规则是什么 平行志愿就是一种投档录取模式,指考生在同一录取批次同一投档时间段中,填报的多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如我省在本科一批的平行志愿中设置了A、B、C、D、E、F这6所院校志愿,这6所院校不是第一、第二……第六层级上的关系,只是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高考平行志愿的报考技巧一、熟悉和正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的政策和方法,避免平行志愿投档的误区。1、考生所填
2024-02-01 03:42:05
2024-04-12 18:07:54
2024-01-30 11:40:27
2024-03-26 15:57:35
2024-04-09 21:36:23
2024-04-22 0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