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20:23:41 | 博考网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昨日消息一见报,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酝酿数年的新政实行后,考生、家长、各大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如何看待?昨日,记者连线了相关人士。
考生:敢报自己想报的志愿了
广雅中学高三的陈同学称,实行“平行志愿”,同学们就可以填报自己原来“想报而不敢报”的学校,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级别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也不会出现该校09届的情况:本可考进浙大和复旦的尖子生,因为要保底而纷纷填报中大等本地重点大学的情况。
“‘平行志愿’将加剧学生对同一批院校的竞争,比如高分学子都填报高等学府,那就加剧了清华、北大等大学的竞争”,陈同学认为,“平行志愿”终究利大于弊,因为加剧竞争总比由于不敢填报而考不进好大学好些。
老师:靠填志愿技巧行不通了
面对“平行志愿”的首次实施,不少中学的老师都感到高兴。广雅中学教导处副主任何智称,平行志愿最好的地方就是同一招录分数等级的高校志愿可以放到同一批次,同样成绩获得的选择机会比非平行志愿情况下翻番。
此外,每年都有很多分数靠近心水高校录取估计线的学生很“纠结”,博吧,怕一掉就掉到底;不博吧,万一爆冷那自己肠子都悔青了。平行志愿实行,只要第二志愿稍低一点就行,起码不会被第二志愿其他同层次高校“抛弃”。
不过也有老师指出,平行志愿可能会推高录取分。“以往由于技巧运用得好,都有低分考进好学校的情况,只要志愿排列组合得合理就行,但平行志愿就是按分数高低逐个考生选,因此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了。
高校:与考生水平更加对应了
“平行志愿”有可能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对于同一批次中的一些中、下等级的院校来说,很难吸收到高分考生。某高校招生负责人认为,知名高校几乎一网打尽优质生源,二三流学校几乎只有扫尾的份儿,高校的两极分化将不可避免加速进程。
对此,广东省市招生部门负责人指出,平行志愿的推行,使学生学业水平与相应高校社会公认度相对应,高校和考生达成“双赢”。由于高校实力与录取考生学业水平较为接近,避免了实力过强的考生和实力过差的学生进入学校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问题,有利于高校教学组织管理。
考生有四大疑问未解
问题1: 被退档会否掉得更低?
按照广东的录取投档规则,一般都以1∶1.1~1∶1.2投档,也就是说有一到两成的考生被退档。在传统录取的情况下,志愿优先被退档也情有可原,但是在平行志愿下是分数优先的,退档的考生可能比部分考生分数都高,但是部分考生因为填报志愿恰当已被录取。这样退档考生就会跌到第二批,如何才能够做到更公平呢?
问题2: 会否变考前填报志愿?
在众多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都是考前填志愿的,但是广东去年是实行考后填报志愿的。那么今年是否会重返考前填志愿呢?记者征询了曾被征求意见的专家,都认为将照常实行考后填报志愿,但是具体还要等待细则公布。
问题3: 志愿级差是否也取消?
在传统的填报志愿方式下,不少学校都设置了级差。如中大、华工等高校一般都在第一志愿录满,因此对于第二志愿才填报的考生一般会先减去20~30分再和其他学生一起排队。
但平行志愿就不存在“级差”一说了。假使同时报中大、华工,分数又在两者之间,那么去不到中大也有机会去到华工。如果某个学校有级差,不光难以“平行”,而且也会导致学生不敢报考。不少高三老师估计级差不会存在。
问题4: 不同组合会影响录取?
有的学生认为,在平行志愿之下,三个志愿的不同组合会影响录取。对于成绩较好的考生来说,三个志愿都选取同一层次的学校可能更加容易命中,不会高分低录。但是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来说,以“中大、广外、华农”这样的组合是否会比“中大、华工、暨大”这样的组合,更加保险呢?(记者:薛冰 周文 梁健敏 实习生:缪双蔓)
为啥要设3个志愿组?考生成绩相同如何择录?
1∶1投档,退档后高校生源缺额咋办?被退考生是不是一定落榜?
郑大、河大是否属于一个志愿组?
今年我省高招实施重大变革,得到了大多学生、家长以及高校的赞同,但日前公布的知分填报志愿和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完全平行的政策方案,却让不少考生和家长困惑。昨日,记者整理了广大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郑观洲。
本科一批3组志愿 自主生志愿
××院校
211工程院校志愿组
A志愿 B志愿
C志愿 D志愿
其他院校志愿组
A志愿 B志愿
C志愿 D志愿
征集志愿
为什么9个志愿不放一起“平行”?
便于高校安排计划、减少考生填报风险
“以成绩为主,我看明白了,但是为什么平行志愿在同一批次设有3组志愿?第一组志愿录取结束后再投第2组,然后是第3组,这还是完全平行吗?”高三学生家长王女士对于我省本科一批9个志愿不能合在一起“平行”十分不解,在她看来,志愿完全平行意味着分数优先,也就是说在投档时就是按照高分学生到低分学生顺序来投,对考生本人而言,已经分出了先后,“为何要在志愿组上分先后呢?同一批次多几个志愿,对考生来说是不是机会更大些呢?”
郑观洲表示,通过初试的自主生数量很少,而且这部分考生不占分省招生计划,把他们单列出来,其实不能算一组,也就是说今年我省把院校分成了“211工程院校”、“其他院校”2个志愿组,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考虑了几个方面的问题。设置“自主生志愿”是为了先把这部分特殊考生的录取问题解决了。另外,先投自主生志愿,有利于自主招生院校合理安排和使用其机动计划,也就是说,有利于这些高校安排扩招计划。而把211院校(包括985工程院校及自主招生院校)和其他高校分开,则可以减轻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第二院校志愿组可以作为第一院校志愿组的补充,一定程度上解决第一院校志愿组退档考生的出路。也可以说,高分考生若在上一段落选,下一段还有志愿可以再投。”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出档,一般分数接近的考生容易集中报考同类学校,那么该校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就会比以前阶梯志愿时窄了,也就是说呈现‘扁平化’。”郑观洲说,第二院校志愿组可以弥补第一院校志愿组生源不足,缓解高校及专业录取分数扁平化问题。这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好处的。
上线考生被退档落选怎么办?
若第二组志愿仍被退档,可补报征集志愿
平行志愿并不意味没有报考风险,定位不当、志愿无梯度或者超比例投出的部分考生,档案都有被退的风险。出现这种情况,考生怎么办?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档,一次投档后不立即进行补档。按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的考生,如被退档,即使分数再高,也不能参加第一院校志愿组的录取,只能参加第二院校志愿组或征集志愿录取。
郑观洲表示,考生被第一组院校退档后,将参加第二组院校投档,如果仍被退档,则要等待该批次录取全部结束之后补报征集志愿。跟往年一样,我们将根据各高校的招录情况,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名单、专业缺额情况,以及填报征集志愿的资格线,面向未被录取的当批次资格线上考生征集志愿。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后,组织高校二次录取。征集志愿仍采取完全平行志愿模式,考生可填报4个平行志愿。
成绩相同如何投档?照顾加分算不算?
“加分”由高校决定,总分相同比单科
一分之差对于考生来说可能就是“天堂与地狱”之别,如果出现考生分数并列的情况,该如何投档?照顾加分怎么算?
郑观洲介绍,跟以前一样,如果考生享受照顾加分政策,省招生办会按照加分后的成绩排序投档,高校那里则会显示考生的实际分数(即加分前的分数)和加分后的分数,高校是否会依据加分后的总成绩录取该考生,由高校决定。
如果统考科目成绩总分相同,则按单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理)综合的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排序靠前的考生优先投档。比如,考生A、B总分相同,则看他们的语文成绩,语文成绩高者,排序在前,语文成绩相同,则看数学成绩,依次比较外语成绩、文(理)综合成绩。如果考生最后排序及志愿完全相同时,则一起投档,由高校综合考虑,择优录取。
1∶1投档,退档考生是不是一定落选?
未必,也可能按照1∶1.05或是其他比例投档
以往的顺序志愿一般按1∶1.2投档,今年实行平行志愿后,将按1∶1进行投档。对此,很多家长和考生不明白,按照1∶1的比例进行投档,也就是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考生因身体问题或不同意调剂专业而被退档,那么这些退档考生是不是就要落榜了?
郑观洲表示,1∶1投档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完全平行志愿每阶段档案只投一轮,考生一旦被退档,就只能等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补录。二是如果高校想扩招,或者考生选报了身体受限或高分专业又不同意调剂,按照1∶1投档,学校退档后就会生源不足。
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郑观洲说,第一种情况其实也是其他兄弟省份试行完全平行志愿时遇到的难题,今年我省将本科一批志愿按照高校分两组录取,就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给考生增加一次录取的机会。
此外,为了避免高分落榜以及高校因扩招或退档导致生源不足等现象的出现,省招生办计划在投档操作时先进行至少3轮的模拟投档。“从理论上讲,按照1∶1录取可以做到,但真正实践中不可能完成,因为志愿填报不可预测。所谓的1∶1只是原则,具体操作上我们会与高校作充分的沟通之后,依实际的招录情况,按照1∶1.05或是其他比例投档,尽量确保考生录取。”
我省“211”只有郑大,其他高校都在另一组?
尚未确定,如河大进哪一组还在研究中
今年我省对本科一批的志愿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其分为“自主生志愿”“211工程院校志愿”“其他院校志愿”三段。除了“自主生志愿”之外,其实是将高校分成了两组。
而我省高校中只有郑州大学一所属于“211工程”高校,将被列入“211工程院校志愿”,这样一来会不会影响河南大学等我省其他高校的生源质量?
郑观洲说,目前的政策只是改革框架,很多具体的实施细则,如河南大学是列入“211工程院校志愿”还是“其他院校志愿”等问题,目前尚在研究中,确定之后,会陆续向社会公布。
完全平行志愿到底该咋填?
准确定位、要有梯度、慎重对待专业调剂
对于如何填报平行志愿,郑观洲给考生和家长提了几点建议。
准确定位。考生成绩虽然达到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但填报的院校定位过高,达不到该校投档线,这样一来,该考生就不可能被投档,只有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要有梯度。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讲是平行的,但对考生本人来说仍然是有顺序的,在投档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检索。考生填报志愿时,应该考虑院校之间的层次高低、冷热结合。如果都选择同一层次学校,也可能出现无法投档的情况。
慎重对待专业调剂。如果考生成绩相对较低,又不服从调剂专业,或者身体条件较差,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退档风险相对较大。从历年来外省的经验来看,被退档的多是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
最后,郑观洲说,由于今年本科一批志愿最多可以填9个,机会大大增加,以往想报清华、北大的考生可以冲击一下心中的名校。“以前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只有一个,往年高分考生想报清华、北大没把握,可能为求稳妥就报了复旦、南开等其他重点高校。现在有4个平行志愿,高分考生完全可以拿出一个志愿冲一下清华、北大。”
广东应届考生四问平行志愿 专家、老师权威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昨日消息一见报,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酝酿数年的新政实行后,考生、家长、各大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如何看待?昨日,记者连线了相关人士。 考生:敢报自己想报的志愿了 广雅中学高三的陈同学称,实行“平行志愿”,同学们就可以填报自己原来“想报而不敢报”的学校,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级别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也不会出现
广东应届考生四问平行志愿 专家、老师权威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昨日消息一见报,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酝酿数年的新政实行后,考生、家长、各大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如何看待?昨日,记者连线了相关人士。 考生:敢报自己想报的志愿了 广雅中学高三的陈同学称,实行“平行志愿”,同学们就可以填报自己原来“想报而不敢报”的学校,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级别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也不会出现
广东应届考生四问平行志愿 专家、老师权威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昨日消息一见报,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酝酿数年的新政实行后,考生、家长、各大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如何看待?昨日,记者连线了相关人士。 考生:敢报自己想报的志愿了 广雅中学高三的陈同学称,实行“平行志愿”,同学们就可以填报自己原来“想报而不敢报”的学校,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级别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也不会出现
广东应届考生四问平行志愿 专家、老师权威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昨日消息一见报,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酝酿数年的新政实行后,考生、家长、各大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如何看待?昨日,记者连线了相关人士。 考生:敢报自己想报的志愿了 广雅中学高三的陈同学称,实行“平行志愿”,同学们就可以填报自己原来“想报而不敢报”的学校,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级别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也不会出现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 分数作用更加凸显 昨天各大媒体报道,2010年广东省高考也将实行“平行志愿”,全省60多万高考考生将享受这一新政。事实上,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等6个省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当时笔者就以“广东是否会采取平行志愿”等问题采访了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持谨慎态度表示,广东虽然暂不实行这种方式,但今
广东应届考生四问平行志愿 专家、老师权威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昨日消息一见报,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酝酿数年的新政实行后,考生、家长、各大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如何看待?昨日,记者连线了相关人士。 考生:敢报自己想报的志愿了 广雅中学高三的陈同学称,实行“平行志愿”,同学们就可以填报自己原来“想报而不敢报”的学校,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级别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也不会出现
广东应届考生四问平行志愿 专家、老师权威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昨日消息一见报,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酝酿数年的新政实行后,考生、家长、各大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如何看待?昨日,记者连线了相关人士。 考生:敢报自己想报的志愿了 广雅中学高三的陈同学称,实行“平行志愿”,同学们就可以填报自己原来“想报而不敢报”的学校,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级别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也不会出现
广东应届考生四问平行志愿 专家、老师权威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昨日消息一见报,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酝酿数年的新政实行后,考生、家长、各大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如何看待?昨日,记者连线了相关人士。 考生:敢报自己想报的志愿了 广雅中学高三的陈同学称,实行“平行志愿”,同学们就可以填报自己原来“想报而不敢报”的学校,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级别学生之间的竞争,另外也不会出现
2024-05-26 17:21:13
2024-02-29 00:40:50
2023-03-16 01:48:37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4-09 21: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