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9 03:43:05 | 博考网
有很多同学在高考报考的时候都不太了解平行志愿的填报技巧,也不太知道它和顺序志愿有什么区别,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希望能够给有需要的同学一些帮助。
1.第一志愿是关键,从“技术和分数”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在该省近2~3年录取分数大体稳定,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该校上年度录取分数范围的中间段才较有把握,而且专业也有一定选择余地,如果仅仅达到分数范围的下端,选报时则要慎重。
2.第二志愿应是“保底”志愿,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学校必须是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绝不能觉得自己的分数比该校上年实际录取分数高出很多就可将该校做为第二志愿学校。因为有不少学校虽然录取分数在批次内不是很高,但第一志愿生源充沛,录取的基本都是第一志愿考生。
3.志愿间及批次间的填报策略,在一个批次内,如果可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从上两年实际录取分数看,只有50~60%的把握,则一定要报好第二志愿,选择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并且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学校做为第二志愿,才有可能被录取,也才有可能得以“保底”。
以考生甲(500分)、考生乙(490分)二人投档录取为例,
在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甲第二志愿填报院校2,考生乙第一志愿填报院校2。如果考生甲没有被院校1录取的话,那么对于院校2,虽然考生乙的分数比考生甲低,但考生乙将比考生甲优先被投档。
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先同时检索考生甲的A、B、C、D志愿,等考生甲的志愿检索完毕,再对考生乙的志愿进行检索,对于院校2,虽然考生乙作为A志愿,考生甲作为B志愿,但考生甲比考生乙优先被检索。博考网
可见,考生甲和考生乙都填了院校2,但录取办法不同,投档优先权也不同。
一是降低志愿填报风险。以前填报志愿,第一志愿落空,很可能导致第二、三、四志愿也随之落空。而实行平行志愿,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二批本科的A、B、C、D四个平行志愿,与第三批专科(高职)A-H的8个平行志愿,都有被录取的可能性。
二是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以前填志愿,几大“金刚”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张志愿表中,比如把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填在同一张志愿表上,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填报失误,考生必须在这几所学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这种选择增加了考生的焦虑。而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将与自己实力对应的相同层次高校放在一起。志愿填报的风险减低、焦虑减轻、选择空间增大,因而考生高考的紧张情绪也会减轻一些。
三是很大程度保护了高分考生。以前由于一分之差,可能导致高分考生从名校落到一般高校。而在平行志愿中,高分考生遭遇“滑铁卢”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只要定位准确、志愿搭配合理,高分考生可以更充分地选择理想的学校与专业。
福建高考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
省招委会根据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统考成绩,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按类(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确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时确定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作为“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综合评价试点、高校专项计划等部分特殊类型和军队院校招生录取依据),并向社会公布。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划定。具体录取实施办法另行通知。
高校和省教育考试院应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招生高校依据考生高考总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由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退档原因作出解释,高校不得超计划录取。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监督在我省招生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和违背录取规则等行为。
本科批次招生原则上实施“院校+专业组”(以下简称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高职(专科)批次招生实施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高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校,省教育考试院应主动与之沟通,对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可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有关高校计划数及录取规则设置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同时应立即书面通知有关高校,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备案。
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不得在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外作其他限制。除国家规定的情形外,高校不得提前组织考生面试、测试,并作为录取依据。对高考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件能够完成所报考专业学习、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招收保送生的高校应按时将本校已测试合格拟录取的保送生数据库上传至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省教育考试院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审核确认后,访问我省生源数据并办理录取审批手续。单独组织招生考试的高校须按有关要求,于6月30日之前向省教育考试院报送我省生源有关拟录取数据和书面报告。
经批准,在全国统考前已被高校提前正式录取的考生(如保送生、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考生以及其他类型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录取。
1、要有梯度,一般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策略。
2、第一个志愿可以根据全省排名和某大学历年录取学生的省排名,选取冲一冲的院校。
3、三志愿填写和自己排名差不多的院校,其余志愿填有把握录取的院校。控制梯度,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取500多分却被450分左右投档线的大学录取。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2021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流程平行志愿是怎么录取的 到2021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高考已经实行平行志愿(少部分仅在一本实施平行志愿),但是很多同学和家长搞不清楚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流程到底是怎样的,现在为大家详细介绍平行志愿是怎么录取的。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平行志愿投档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
2022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填报规则与技巧 考生档案能否投档,往往取决于高考成绩是否达到学校的调档线,所以预估学校的调档线非常重要。学校往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其中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填报规则1、既要“冲一冲”也要“稳一稳”考生档案能否投档,往往取决于高考成绩是否达到学校的调档线,所以预估学校的调档线非常重要。学校往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其中平均分最有参
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怎么录取的 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什么是“平行志愿”所谓平行志愿,指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如何填报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的填报是非常讲求技巧和方法的,有规范的平行志愿填报能够让同学们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受益匪浅,要讲求志愿并列、分数优先等方法。平行志愿填报技巧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
2022福建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流程录取顺序是什么 福建高考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2022福建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流程有哪些省招委会根据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统考成绩,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按类(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确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时确定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作为“强基
平行志愿是指什么录取流程是怎样的 平行志愿是高校招生录取投档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分数优先是指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检索。也就是说,谁的分数高谁就先挑。平行志愿的录取流程第一步: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对考生进行排序。第二步:然后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来依次检索每一位考生的志愿,针对每一个考生来说,检索时会按照考生在该批次实际排列的志愿院校顺序依次进行检索。
2021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流程怎么录取的 2021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流程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来看一下!2021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平行志愿投档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二是每个考生的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三是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要注意什么 志愿填报的录取,一般看两个分数线,一个是学校的提档线(该学校所有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一个是专业的提档线(每个专业录取的最低分数想)。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平行志愿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投档原则。录取时,首先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并且只投档一次。投档时,计算
2024-02-01 03:42:05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1-09 00:00:04
2024-03-26 15:57:35
2024-04-09 21: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