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 02:29:04 | 博考网
当前是所有考生忙着填报志愿的时间,经常被考生和家长问到,在高校投档时每所高校都会超计划数的5%投档,那超出计划数的那部分考生会不会被“退档”,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这一问题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家长和考生问起,而且也看到过有人回答超过计划数投档的那部分考生也有可能被“退档”,使不少考生本来对志愿填报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的时候又增恐慌。在此我却告诉大家,如今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填了“专业服从”,在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其他因素符合高校专业要求的情况下,“退档”的可能性就基本没有。
何为超比例投档国家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各省市在向每一所高校投档时,投档比例不得超过120%,但实际上现在按120%投档的主要是还在实行顺序志愿的地区或提前批次、艺术类招生等特殊招生项目,在平行志愿下,一般按105%投档。也就是说投档比例120%的高校,计划在某省招收100名学生,那在投档时该校可以调120份考生的档案。105%的比例则是调105份档案。
为什么各高校不按100%投档,非要多调考生档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高校只按计划数调档,那将会出现大量录不满计划的情况。主要原因为:
一是投档时不考虑考生专业志愿,因此投向任一高校的考生档案中考生的专业志愿填得正好满足该校所有专业计划都能招满。二是每所高校都会存在有考生填报志愿时填报“专业不服从”,考生所填专业志愿又都录不了,或者有考生没看清学校招生简章,填报了自己不符合条件的高校(如对身体的要求,对某学科分数的要求)等原因,有考生只能作“退档”处理的情况。
高校招不满计划了,那就只得征集志愿补录,这样就使得各省市录取招生工作很难一步到位,加大了招生工作的难度。因此用多投一定比例的档案来保证大部分高校一步录取到位。
招比例投档的考生如何处理由于有投档比例的存在,很多考生和家长就感觉不公平,认为官方只考虑高校的利益,人为造成“退档”学生的增多。
其实考生们不用不满,现在高校投档工作中也充分考虑了考生的利益,只要考生被某高校调档,而又填了专业服从,在正常批次中基本不会“退档”的。当然不符合招生条件的除外,这是自己没看清楚条件,怪不得别人。
当然如果是像国家专项等提前批次类招生,一般投档比例为120%,考生选择了"服从调剂”,被投档后再被退档的情况会存在。 博考网
这是因为提前批考生不被录取并不影响后面的正常批次的投档录取,考生被“退档”了并不受什么影响,但在正常批次被“退档”就不同了,考生在本批次就失去了录取的机会,只能打入下一批次。这会使一本的考生只能读二本院校,二本的考生只能读专科。如果考生没有填下一批次志愿,那考生就面临无学可上的情况。
因此各高校在投档后再“退档”必须谨慎。
那每一所高校又是如何处理投档中多出的比例呢?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退档”考生总是存在的,有考生填报某高校时,虽然也知道专业不服从的风险,但有从自己的多方面综合考量,决定填“专业不服从”的人总存在。因此有一部分考生“退档”,使得实际超出招生计划的考生并没达到超出的比例。
二是每所高校在投放给各省招生计划时,一般预留了1%左右计划,这也可以拿出现解决超计划投档的考生。
三是每个省在正式投档前都会进行多次模拟投档,如果在模拟投档中发现“退档”学生多了,超出计划而专业服从的考生不能用上面两种方法解决时,考试院会与高校交互,降低投档比例,甚至降到按1:1投档都有可能(只要1:1投档该校能招满)。
总之,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要自己选择了“服从调剂”,就不用过多担心自己被退档。而很多考生和家长又担心“调剂”会把自己调到了冷门专业,这在当前平行志愿模式下却又是无法避免的,前面我的文章中非常详细地谈到了从成本角度,考生在正式批次“不服从调剂”是不明智的选择。
高考志愿会被退档的情况:
1、考生被投档到院校(专业组)后,进行专业分配,由于考生达不到所填报的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
2、不满足所填报院校(专业组)相关专业特殊要求,如身体条件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等。(这些要求都能在学校的《招生章程》中看到)。
例如:小天考了612分,被投档到A大学1组。该专业组共设有10个专业。小天填报了其中的法学、经济学、金融学3个专业,但他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可惜的是,他选择的3个专业录取最低分均高于612分。这样一来,小天就被该院校专业组退档了。
大多数学校按照规定的比例投档后,总是需要将多投的考生投档退掉,一般低分考生是首先被退档的对象,如果考生的投档分数排在投档学校的最末尾,那么被退档的可能性就很大。
但是,如果考生的投档成绩并非排在最后,而是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比他分数高的考生也填报了,而考生本人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也有可能被退档。
这几年在退档的考生中,其原因大多是:“低分、额满”,“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因为身体条件受限和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而被退档。
招生主管部门在每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前,都增设了补偿性措施,即通知那些处于本批次分数段内但尚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补填“征求志愿”,尽量不让每一个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而被动“落榜”。
学校收档一般都是多收,因为害怕有些专业无法报满或者有些专业太多人报而那些人又不服从专业调剂最终被退档或者是有些人收了档之后又选择不去......多收是满足这样的调剂作用。
这样被退档的可能就是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分数又没其他报此专业的人高,或者其他分数比你高的人都满足于专业调剂而你本身就是分数偏低是为了调剂而多招进的,这样你也会被退档。
但是很明显,每年都有人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其中也有分数很高,所以如果你分数没到学校计划招生指标但是达到投档指标,这样你在投档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可以使被录取的机率大大提升(即使你分数不高)。
高考平行志愿被退档怎么办? 退档,恐怕是考后学生和家长最不愿意听到的结果了。自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后,高分考生落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陷入另一个误区,即以为平行志愿是全凭分数,只要自己的分数达到高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就一定能进入心仪的学校。实际上,在平行志愿下,如果考生志愿填报不当,仍然有被退档或无法满足志愿的风险。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多所学校,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然
2021年高考志愿报成功会被退档吗 许多人对于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是否一定能录取存在疑问。理论上,志愿报成功后,考生就具备了上大学的资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校在录取时会附加特定条件,如身高、体重或视力等,如果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可能会被退档。因此,在选择学校时,务必仔细检查其附加条件,以免因不符合而影响录取。 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保存并不一定等于成功。志愿的提交取决于各地的具体规定。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不够分数会不会退档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不够分数不会退档,但是如果填报了不服从调剂选项,就会被退档。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分数不够,最好服从调剂,不服从存在被退档的风险。平行志愿有哪些风险相对顺序志愿填报方式而言,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但平行志愿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一,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招生计划为1
高考平行志愿第一志愿重要吗 在随着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有关高考志愿填报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热议话题中。有考生问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重要吗?填报志愿意味着你以后即将升入什么样的学校并且学习什么专业,不管是什么志愿都是很关键的,显然平行志愿中的第一志愿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重不重要。什么是第一志愿高考填报志愿时有多个学校志愿供考生选择,其中第一志愿最重要。在同一批次里,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不够分数会不会退档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不够分数不会退档,但是如果填报了不服从调剂选项,就会被退档。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分数不够,最好服从调剂,不服从存在被退档的风险。平行志愿有哪些风险相对顺序志愿填报方式而言,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但平行志愿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一,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招生计划为1
平行志愿不服从调剂会被退档吗 现在很多省份高考志愿都采取了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那么,平行志愿不服从调剂会被退档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考平行志愿不服从调剂可能被退档1、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学提档,而你填报的专业又非常热门,你的分数达不到专业的录取分数,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你就会被学校退档。退档的后果就是你在这个批次填报的其它BCD等学校都不能投档录取你了,你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
高考怎么填平行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意思就是你所填报的A、B、C、D、E或1、2、3、4、5等几个志愿,这些志愿是平行关系。填报的高校将按照录取考生分数从高到低提档,由计算机对学生填报的志愿数据库进行依次检索。平行志愿填报方法明确各种分数线(1)首先是各省公布的录取分数线。一般来讲,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的录取线叫大专线。对
新高考平行志愿会不会滑档为什么滑档 新高考平行志愿有可能会滑档。如果在检索到考生的分数时,填报的学校都已经录够人数,投档完毕,你就会滑档。只要没有被第一个学校提档,就不影响其它学校投档录取。只有被一个学校提档后退档,才会影响到其它学校的录取。志愿填报要注意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级差造成的退档、不符合所报专业选考要求。新高考平行志愿会滑档吗新高考的平行志愿是会滑档的。如果在检索到你的分数时,你填报
2024-02-29 00:40:50
2024-02-07 06:53:24
2024-04-06 01:39:17
2024-05-01 14:27:58
2024-03-30 14:53:34
2024-03-12 06: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