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我儿子高考只考了288分,高考志愿怎么填啊?求高人指点。谢谢!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我儿子高考只考了288分,高考志愿怎么填啊?求高人指点。谢谢!
高考志愿填报,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鉴于目前国内的实际状况,考上大学实际上是众多的考生,甚至每个考生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尤其对一些身在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考生而言。所以,填报志愿时只要自己估计可以达到本地区最低录取分数线就必须以稳求胜,决不可盲目攀高,以致无学可上,这时候就需要考生、家长、老师仔细地研究。如果考生避开竞争激烈的学校、热门的专业,出奇制胜,往往容易奏效。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高考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建议先填写志愿草表,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此外,考生最好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从往年网报情况看,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会导致网络访问流量过大,网络不畅,网速缓慢,结果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
2、有冲有稳、拉开梯度,考生档案能否投档,往往取决于投档成绩是否达到学校的调档线,所以预估学校的调档线非常重要。省招办每年都会公布学校近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全省考生高考成绩排位统计情况,考生可根据学校近年录取的平均分和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来选择可以填报哪些学校。6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冲一冲”,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更要“保一保”,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切忌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
3、志愿填满、避免万一,尽量将所有院校志愿填满,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同时,填好后续批次的志愿,避免落选。文理类考生可以填报第一、二、三、四批志愿,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文理类志愿。从往年录取情况看,有的考生达到第一批本科分数线,就只填报一本院校志愿,不填报后面批次的志愿,一旦因分数低退档或档案没有投出去,就失去了参与其他批次录取的机会。还有些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院校志愿,专业志愿也只填报一个,这实际上也减少了参与投档和录取机会。

儿子考试考的好,妈妈心里感受语
这两天,一封宁波父亲写给即将上北大儿子的信在朋友圈里传疯了! 这封言语朴实平淡的家书,感动了无数网友,有网友直呼:“看哭了!” 在这封家书里,网友们看到了一个懂事、,对人生方向有着清晰把握的孩子形象,更看到了一段对孩子的选择理解、包容、尊重和支持背后的深沉父爱,很多人更因此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当。 今天早上,记者采访了这封家书的作者、浙江飞扬国际旅游集团股份有限董事兼首席运营官陈晓冬。 陈晓冬介绍,写这封家书其实是为了完成北大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北大要求新生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一方面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另外也想借此跟广大家长分享一下育儿经验。”这也是陈晓冬第一次给儿子写信,袒露身为父亲的心声,“既然要写,那就好好写。” 家书写完后,陈晓冬很随意将其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内,没想到,很快在朋友圈里流传开了,“这不是我的本意,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有点失控了……” 儿子如愿考上北大
化学系,身为父亲,陈晓冬心头的石头也落地了。他说,在作出支持儿子决定那一刻,他其实也同时做好了与儿子一同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儿子有自己的理性选择,我们要强扭,让孩子做有悖于他意愿的事情,结果不一定会好。况且,即使失败了,这也是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没啥大不了的。”对他来说,儿子有梦想有行动,这才是难得的为人品质。 儿子考上北大,成绩当然好得没话说。但陈晓冬其实并不认可“成绩至上”的流行观念。他觉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健康的身体,拥有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远比成绩重要多了,“这是孩子将来在社会的立身之本呢!” 以下是信的全文: 致我的孩子: 年7月24日,这是个值得你永远记住的日子:为了你的梦想,你付出的所有汗水与努力,在这一天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中国最高学府“北大”化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爸爸曾跟你说过:一个人的人生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而这个社会是金字塔型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各种各样的台阶在你面前,需要你去不断迈进和征服,来证明你的不凡与卓越。今天,你迈上了你少年时代最重要、也是很少有人迈得上的一个台阶,你有理由为自己感到自豪。 祝贺你,孩子。 爸爸最为你骄傲和欣慰的,并不是你考进了北大,而是你考北大的这一段经历。 你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明和自律:两岁半起爸妈就让你一个人睡了,每天起床你总是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从小学一年级起,不做完作业你从来不会去玩;你的奥数老师说再难的题只要稍微一点你就能马上领悟;你的业余乒乓球教练跟你妈妈说让你别读书了,专业跟他练球,你是棵难得的好苗子;小学五年级你就考出了最高的钢琴十级优秀;你的高中班主任对你的评价是—自学能力超强……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从来不用操心你的学习,因为你一直名列前茅;也不用担心你贪玩闯祸,因为你一直懂事自律。就这样一直顺顺利利到了你蛟川书院初三那年:在那年,你喜欢上了化学。 被保送进入镇海中学后的前一年半,一切还是照旧顺利,除了你的综合成绩一直在全年级的30–80名之间徘徊,平时你也一直在看很多的化学类专业书籍。有几次闲聊的时候你说国内的所有大学你只看得上北大,因为北大化学院非常牛逼。当时我们听了都把它当作小孩子的话而一笑了之了,因为我们心里对你的期望能进复旦交大已经算非常成功了,北大?没想过。到了高二下半学期,年2月的某一天,你说你决定要去走化竞这条路,你一定要进北大。你妈妈一下子懵了,三天三夜没睡好,你爷爷奶奶也急了,你的班主任也来找我们。 所有人的意见都是:走化竞之路进北大,成功的可能性只有1%;一旦失败,别说复旦交大,估计连进浙大都危险了,大家都希望你能放弃,安安稳稳的考上复旦交大或浙大。但你始终坚持己见,不肯妥协,昔日听话的好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叛逆者。最后班主任、你妈妈和你爷爷奶奶都托我跟你好好谈一次。 那天在车里,我们俩谈了一个多小时,当我听到你流着泪说那句话的时候,我决定了站在你这边:“我喜欢化学,我喜欢北大,我也知道我背负的压力。如果我失败了,我也毫不后悔,毕竟我努力过了!你们为什么不支持我?” 虽然最后我说服了爷爷奶奶和你妈妈,也在班主任那里签了字承担一切后果,但在我的内心,你从此就像去出演汤姆克鲁斯的一部电影,那部电影的名字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镇海中学信息、数学竞赛在全国都属顶尖水平,物理也比较强,但在化学竞赛上镇中10多年没有出过一个省队级以上的竞赛生,而杭二中、学军、温州中学等几所省内名校条件优越,师资出众。 你第一步必须在八月底的全国初赛上拿到一等奖,才有资格参加十月份的省队选拔赛;接着你必须在省队选拔赛中取得前14名的成绩才能进入省队;以上如一步不慎,就将前功尽弃;就算能进入省队,接下来还有全国竞赛在等着你……而要取得这样的成绩,你不可能再有一丝时间去进行正常的语文数学
英语等其他科目的学习。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开始了你的化竞之路:你妈妈按照你的要求给你了无数的化学竞赛书籍,而你放弃了你喜欢的各类课外书籍、英文原版电影、三国杀智力游戏等,一个人没日没夜的一头栽进了你的化学世界里…… 随后的大半年,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你的综合成绩排名从全年级最高的30名掉到了最低的多名……在那半年时间里,除了给你烧菜送衣服,宽慰的笑容在你妈妈脸上已很少见到;爷爷奶奶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你,但始终心事重重;而你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在周末回家的时候,罕见的会去弹自从你上初中后就几乎没时间去摸过的钢琴…… 爸爸知道你在宣泄你心中的压力,爸爸也一直跟你聊着轻松的时事、体育、电影等话题,绝口不提你的学习情况,也暗中告诉妈妈不要提及……决定是你下的,你也已出发上路;在学习上,我们丝毫帮不上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努力减轻你背负的压力,让你尽可能的轻装上阵,去取得最好的结果。既然尊重了你的选择,哪怕失败,就像你说的,我们也认了。 五个月后,你自费报名参加了为期九天的在北大的暑期化学夏令营(回来后你用“殿堂级”来形容北大的化学实验室)。在期间的一次考试中,你的出色成绩让北大老师对你有了第一次印象。随后的8月31日,你的第一道关“全国化学竞赛初赛”在杭州如期,你居然考了全省第20名,一等奖,获得了省队选拔赛的资格;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考试结束后,北大招生办即刻跟你签了协议:高考分数线降低60分录取! 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我们都清楚60分意味着什么,那种感觉就像一下子拨开乌云见到了阳光!回来后,镇中老师又跟我谈话,希望你能就此结束,回头把各科成绩再抓上去,凭你的资质,九月起重新努力,再加上60分的优势,进北大有很大希望;如果再进一步考省队甚至再参加全国竞赛的话,一旦失败,再回头补课时间就来不及了,60分的优势很有可能化为乌有。我回来跟你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商议了下,他们也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然后我来找你,想听听你的决定。 你当初的一番话让爸爸记忆犹新:“北大老师给我降了60分,是希望我能再接再厉,鼓励我去争取更好的化竞成绩;如果我就此退出,那就是欺骗,就是辜负。既然我决定走这条路,那我必定走到底!”这一次,家里人再也没有反对意见,学校老师知晓我们的决定后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们决定了,那后果你们自负。我对他说:我尊重我儿子的决定。箭,又再次搭上了弦…… 10月16日,第二道关“省队选拔赛”再次来临……你再一次用你的实力让人大跌眼镜:全省第八名!进入省队!(爸爸一直很惊讶你的自学能力:这超高难度的化竞你到底是怎么在一个人学的?)随后的11月底,你远赴吉林参加全国化竞决赛,在这次精英汇聚的较量中,你的实验科目拖了你的后腿,最后得了银牌,北大招生办老师再一次和你更改了协议:高考分数线降至一本线录取!终于你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北大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奶奶高兴得做了一大桌你爱吃的菜……化竞之路就此告一段落。 本该是完美的结局,但你从吉林带回来的消息再一次让所有人的心情跌落了下去:北大老师说了,考上一本线,可以进北大,但具体什么专业还要看你的高考成绩。言下之意:如果你高考考不了高分,那很有可能进不了化学院。我知道之所以北大是你的唯一,就是因为北大化学院。 随后我了北大招生办老师,要来了化学院裴院长的,发了一个信息去问询此事。裴院长即刻回复了我,不厌其烦的回答了我好几个问题,证实了这个消息。这时候已经是12月了,距离高考仅有6个月时间。镇海中学藏龙卧虎,汇聚了全省最优秀的学生,在此前的11个月里,所有同学都在卯足了劲做最后的冲刺,而你的综合成绩名次已经掉得惨不睹……这次,你没有说一句话,默默地收起了化竞书籍,拿出了数学、语文、英语书,开始了你的第三道关,也是最后一关的冲刺…… 最后的6个月,你开始周末也不回家了;春节出去吃个饭,你也把书拿在手里,争分夺秒的看;所有的业余活动你全部取消了……你更少的说话,更多的埋头……我和你妈妈每周末都去镇海看你,照旧跟你聊着别的话题,几乎从不提及你的学习。在这半年的学校各种考试中,你的名次踏实的一点点的往上升;三次模拟高考测试,你也一次比一次考得好;但究竟要考到多少分才能进化学院,谁心里都没底……6月7日,高考第一天,进考场前,爸爸跟以前你小学升学考、保送生中考一样,跟你击了下掌:“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高考结束后,我也从来没有问过你自己估分如何:木已成舟,顺其自然,我已做好接受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6月22日,高考分数揭晓日,晚上你妈妈早早的把IPAD捧在手里,你也早早的坐在电脑前,一直在搜寻你的分数;其他同学分数陆续揭晓,你的却迟迟没反应……一直到晚上九点半,分数终于等来了—分!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定格。 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有自己的梦想,这并不太难,难的是你给自己定的这个梦想很高很远,而你却能始终坚信自己,在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之下,把梦想化解为计划,把计划付诸于行动,全心投入,全力争取,最后用实力来证明了你自己,这个是爸爸最为你骄傲的地方,也是你与生俱来最大的性格品质优势,你为你的少年时代交出了一份最精彩的答卷!希望你能永远保持这份永不言败、永远进取的初心! 从小到大,爸爸从来没有对你的读书或者成绩之类的做过任何要求,唯独只在两件事情上始终对你做着孜孜不倦式的灌输:品德,锻炼。爸爸唯一一次对你拍桌子发火的,是在你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次气恼之下对奶奶的出言不逊。 孩子,请务必记住:正直、诚信、宽容、勇敢,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再加上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这将是你一生的立身之本;没有这两者,一切免谈,哪怕你是北大毕业。 迈入北大之际,也是你成人之际,从今起,你将迈入你人生中茁壮成长的黄金阶段——青年时期,更美好的人生画卷将展开在你面前。我也相信,没多久,无论在学识、见识、思维和理念上,你将很快超越爸爸。所以,也许是爸爸最后能教你的,是希望在你的黄金时期,你能在你心里埋下这四颗种子: 一、感恩:我曾对你说过,能考入北大,你自身的努力固然占了很重要的比重,但请别忘记从你出生把你带到进幼儿园的婶婶、在你高三时悉心照顾了你一年把你养到高斤重的出租外婆、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为你付出无数心血的所有老师、为你从小到大无私奉献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如果没有他们,你将一无所是。尤其是你妈妈,你要知道,妈妈为了哺育培养你付出了百倍于爸爸的坚韧与心血;镇中老师虽然数次和你的意愿相左,但他们的目标也是让你能以最大的把握上最好的大学;没有北大老师给你最后这一关的考验,又如何成就你现在的学业均衡出众?在你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你还会遇到很多以不同方式来帮助你的人,哪怕是你以后的对手,你都将感恩——因为有他的存在才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切忌妄自菲薄,这将让你失去一切。只有感恩,才会让你的一生变得愉悦而又充实,从容而又强大。 二、接纳:人之不同,千姿百态。我始终相信,任何一个人,如果看起来他比不上你,但他总有一个方面比你强,更何况比你更强的人。一个人,他在排斥很多人或事的同时,也一定把他自己局限住了。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的智慧已经将无数领域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如果你要在这个基础上向更高更远的彼岸进发,要靠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团队”,而这个“团队”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相信你能理解。爸爸希望你以后能永远做个点亮别人的“太阳”,而不是被人点亮的“蜡烛”。 三、坚持:正如你走的化竞之路,别人看起来很苦很累,但你能一直走到最后——坚持源自信念,源自热爱。“很苦吗?很累吗?这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无论你身处何种逆境,你要始终听从你内心的召唤。”马云和乔布斯的话告诉我们,世界上聪明的人有很多,但很多聪明人都碌碌无为,只有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百折不挠的信念和近乎疯狂的热爱才能造就经典与伟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要相信:每一次的挑战与坎坷甚至荆棘,都是你未来人生每一个成功的阶梯;每当你最举步维艰的时候,也是你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很多人都倒在了这一刻,只要你能再坚持一百米,成功之门就将向你豁然打开。 四、成功:成功可以以钱来衡量,但绝不能仅以钱来衡量。如果一定要拿一个标准来形容成功,那就是你对社会的贡献值。无论你以后干的是科研,还是社团,还是商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人类谋求更好的生活、为世界展现更美的画面将是你一生所追寻的目标。我们不求名留青史,我们不求腰缠万贯,只要你能在你的领域闯出为后人所称道的新天地,毫无疑问,你就是个伟大的成功者。 要做到这些,很难,很多爸爸都做得远远不够。但我相信,你少年时期的成就已远超爸爸,你的未来也将更令人期待。无论你做到多少,走到哪步,只要你心怀梦想并勇往直前,你的世界就将光彩夺目、精彩纷呈!人之一生,唯有精彩!你永远是爸爸妈妈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年8月24日 · 夜

我家儿子高考失利,仅仅考了560分,他自己很不满意,认为上不了理想中的大学和专业,准备复读。请大家
首先,不知道是哪里的560分。不过怎么来说都有1本线了。
你的儿子如果没有18岁的话,复读还可以,然而如果过了18岁还去复读,按你儿子的想法,肯定还是要考研,那样19+7=26,多少有点长了。
然后就是,努力读书,在一本线之上能力的学生,复读的风险比二本、三本线上的学生高很多。我的同学,在一本线周围徘徊的,好多人参加复读,甚至跑到什么黄冈高中啊、华师一附之类的名校苦读一年。但是结果基本都是差强人意吧。虽然他们在复读期间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高考曾经失败/或者说不成功一次的考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平时考的非常好,却会在第二年的6月7号发挥失常——这么说吧,我的复读同学,虽然考的都比上一年好,但全部低于自己复读时期的水平——最惨的只比第一次高2分。您的儿子还是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什么军人级别的,复读是否能取得理想的目标,对于普遍情况来说,可能性只有不到50%吧。当然提高是会有的(560分的话,10~20分左右吧)。
然后就是,上个好大学,在20分以内的话,影响实在太小了。可能大学、找工作时可以找一个好一点的,但我这个大学生表示:大学全靠自己牛,不光学好专业,更要了解不同地方、单位的就业情况,这个才能决定人生。你儿子只要到了大学做一个佼佼者,自然会有大企业找来——何况是一类。
而且到了大学,成绩不那么重要了。一个武汉理工的学生会主席,全额奖学金获得者,绝对比
清华大学的中等毕业生拿到的待遇高。这复读的一年时间,只能练学过的旧知识,过一年就没用,而进了大学,进入有意义的学生组织、学习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其实一本大学课本都一样,清华大学
河南大学同专业的课本都差不多),充分变成一个领导型知识分子,也是有意义的。
最后,您儿子大概会去考研。我爸是西门子的面试官,他说面试时别人主要看的是最终学历,你只要最后考进北大的研究生,取得实际科研成果,不是一样?
我是不太支持一本线上学生复读的,不知您儿子对于这个复读,是否有充足的计划:进步多少分、考到哪里、就业出路怎么样?
希望对您有帮助。
博考网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博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
www.380856.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