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13:57:26 | 博考网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七步法,七步报志愿,靠谱又简单,做好前五步99%不滑档,做好全七部,100%不退档。科学报志愿,用的是为此,而不是分数。2022河北省具体填报流程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2河北省具体填报流程,欢迎查阅!
2022河北省具体填报流程
1.考生须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用户名为考生本人的考生号或身份证号,密码为高考报名时考生本人所设置的密码。登录成功后,系统将向考生报名时预留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予以提示,如考生本人未登录而收到登录提示短信,请及时修改密码。
2.首次登录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河北省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 承诺书 》,并确认承诺。
3.考生在志愿填报规定时间内,点击“填报”按钮,进入“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表”页面。
4.点击所要填报的批次(段),进入该批次(段)志愿填报页面。依次选择计划性质、科类(填报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的考生还须选择获得的资格类型),然后输入院校代号、专业代号(顺序志愿还需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填报完成后须点击“保存”按钮进行志愿保存。保存时需要输入系统登录密码。保存成功后系统会给出“____批次志愿保存成功!”提示。点击“返回填报表”按钮可返回到“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表”页面,所报志愿会在“所填志愿”栏中显示出来。
在填报平行志愿(不含对口)时,需要提醒的是:
①志愿填报系统提供了多种调整志愿顺序的 方法 :清空、插入、上移、下移、删除、调整、拖动。顺序调整完成后,须点击“保存”按钮,否则调整志愿顺序无效。
②志愿填报页面左侧的“志愿导航”栏可以拖动,方便考生快速定位及志愿保存。
5.考生在填报过程中如需修改志愿信息,可在“批次入口选择”栏中点击相应批次(段)名称,进入志愿修改页面,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志愿修改。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考生可多次登录系统进行志愿修改和保存,最终以其网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成功的志愿为准。
6.考生志愿核查无误后,点击“安全退出”按钮安全退出系统。
7.每个阶段志愿填报结束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以实际操作时间为准)进行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完成并重新开放后,考生可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查看自己所填报的志愿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
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 兴趣 爱好 、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提前批最多能报几个学校
我省今年高校招生录取分本科提前批、本科“专项生”批、本科第一批(分A、A1、B类)、本科第二批(分A、B、C类)、专科(高职)提前批和专科(高职)批共6个批次。本科第一批(A、A1、B类)、本科第二批(A、B、C类)、“专项生”批及专科(高职)批次文理科类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其他批次及艺术、体育类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提前艺术、体育本科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和1个第二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提前一批本科和提前二批本科批次分别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1个第二院校志愿和1个第三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提前专科(高职)批次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1个第二院校志愿和1个第三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2022河北省具体填报流程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 2022年河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及时间
★ 河北省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 2022年河北什么时候填报高考志愿呢
★ 2022年河北高考查分及志愿填报时间
★ 2022高考怎样填报提前批志愿(防坑指南) 博考网
★ 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大全
★ 2022河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新鲜出炉)
★ 2022年河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估
★ 2022年河北高职单招志愿填报时间
对口考生可以填报高职高专志愿。
高职高专是指与考生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相对应的高等职业院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对口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优先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高职高专院校,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前景。
同时,对口考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在填报志愿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的选择。最终的志愿填报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目标来确定。
对口升学考试,也叫对口高考,是指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是中职生参加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的升学考试。主要考试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课。达到一定分数线后,由本省自行选录。有专科、本科两种选择。
对口高考可以上本省的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职业高中毕业一般是报考对口高职院校(专科),参加对口高职考试,报名时间与普通高考一样,但考试时间和内容与普通高考不一样。如果考生文化科基础好,可按同等学力报考普高,但不能与高职兼报。
对口高考能报考哪些学校要看考生所在省份高考当年公布的对口招生计划。对口招生计划每个省份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具体省份是无法确定的。对口高考报考前,会公布具体招生院校的。
其实,读中职和升高中,差别并不大。甚至读中职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中职的课程相对简单,就业也比较容易,对于文化课较弱的初中生来说实在是不二之选。而参加高考的学生,一旦落榜,或者志愿填不好,幸运的话还能读专科,若都没被学校录取,那就没法读大学,只能重新复读。所以学生和大家不必对职业学校抱有偏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才是最好的。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对口高职可以填志愿几个学校啊?的相关内容。
对口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对口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怎么填? 对口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对口高考可以填报志愿的数量每个省份有所不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报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而一般对口高考会少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数量。 对口高考是指一般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一般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综合高中职高班)应届毕业生的入学考试,对口高考,一般是由省教育厅统一命题考试;相对于普通高考,是由教育部统一命
中专学生可以填报职高志愿吗? 职高生可以跨专业类别填报志愿。只要职高生在志愿表里符合所填专业的要求,即可跨专业填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中职升学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得跨类填报志愿,每个志愿同一院校只能选择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等8个类别中的一个类别进行填报,选择两个(含两个)以上类别的,以第一专业所对应的类别为准进
中考第二志愿如果被民办高中录取,那职教高考班不能上了? 该情况能上职教高考班。 招生录取按批次进行,民办高中属于第二批次,职业学校属于第三批次,已经被上一批次录取的学生,是不能投档到下一批次学校的。 但是只要学生向录取学校提出原因,学校退还档案后,还是可以去职高就读的。职校也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成立的正规学校,所取得的高中毕业证也是被认可的。 职教高考后填志愿可以跨专业填吗?
高职批是不是同时要填高考志愿? 不是同时要填。 高职(专科)批P段为农村医疗定向、公安、省列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专科)、精准扶贫专项(专科)及残障生单招(不参加高考),Q段为直招士官。 高职高专(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所谓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
职业高中生可以跨专业填报志愿吗? 职高生可以跨专业类别填报志愿。只要职高生在志愿表里符合所填专业的要求,即可跨专业填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中职升学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得跨类填报志愿,每个志愿同一院校只能选择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等8个类别中的一个类别进行填报,选择两个(含两个)以上类别的,以第一专业所对应的类别为
职高生可以跨专业类别填报志愿吗。 职高生可以跨专业类别填报志愿。只要职高生在志愿表里符合所填专业的要求,即可跨专业填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中职升学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得跨类填报志愿,每个志愿同一院校只能选择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等8个类别中的一个类别进行填报,选择两个(含两个)以上类别的,以第一专业所对应的类别为
职高生可以跨专业类别填报志愿吗? 职高生可以跨专业类别填报志愿。只要职高生在志愿表里符合所填专业的要求,即可跨专业填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中职升学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得跨类填报志愿,每个志愿同一院校只能选择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等8个类别中的一个类别进行填报,选择两个(含两个)以上类别的,以第一专业所对应的类别为
关于对口高考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一
2024-02-01 03:42:05
2024-03-18 02:29:19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3-26 15:57:35
2024-04-09 21: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