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 10:49:41 | 博考网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东莞成人高考学院的成考院校及志愿填报的相关内容。
一、报名时如何选择学校
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学校一样,选择成人高等学院首先要看其师资力量如何,是否有专业的教授成教课程的老师;其次要看其成人高等教育是否有独立的学院编制;第三要对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看其教学的硬件设施是否齐备;第四要尽量选择那些比较有名的,或者办学时间比较长的学校报考。
此外,还要看其是否是一所管理严格的学校。因为成人高等教育学院自身具备颁发学历证书的资格,所以有些院校就打出容易拿到毕业证书的旗号进行招生。但一般这类学校的社会口碑不好,用人单位不认可他们的毕业生。学生在选择成人高等学校时,学习态度要调整好,是为了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才参加成考,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选择管理严格的学校,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其社会口碑很好,能够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认可,文凭的含金量自然很高。
二、考生志愿填报
每个考生可填报1至2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选报1至2个专业志愿。如果填报二个志愿,不得跨科类兼报,即要保持所报志愿的科类一致、考试科目相同。
1、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高职(高专)志愿。
2、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考生在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本科志愿后,还可以填报三个科类相同的高职(高专)志愿。
3、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本科志愿。
4、为了给考生提供更多的求学机会,在本科和专科志愿后还设了两项调剂意向选择。
5、凡报考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必须为第一志愿,否则该志愿无效。
成人考高的录取工作采取分批录取的办法,即艺术、体育类专业参加第一批录取,高中起点本科、专升本专业参加第二批录取,高中起点专科参加第三批录取。录取中,各批录取工作不会影响到其他批次录取。
就高中起点考生而言,如艺术、体育类专业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到本科或专科专业的录取;同样,填报专科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也不会因为填报本科志愿而受到影响。在填志愿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正确区别志愿的类别。有的考生想报艺术类本科专业,但却填在高中起点本科非艺术体育栏内,这实际上浪费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第一志愿重要,第二志愿和调剂志愿也不能轻视。在志愿表上,每批录取院校考生可以选报两个志愿,每个录取院校,可填两个专业,另外,还设计了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和同意调剂的条件栏。考生必须慎重选择第一志愿,重视第二志愿和调剂志愿的选择。同时还要注意拉开第一、第二志愿间的差距。
在填写调剂录取栏时,考生首先应明白调剂栏的内容和含义。志愿表上,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的含义是考生所报志愿学校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调剂到其他院校:同意调剂的条件的含义是考生所报志愿未被录取时,如同意调剂录取,是同意调剂到相同学习形式,还是相近专业或就近学校.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而言,首先应在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内选择同意栏,而同意调剂的条件内不作任何选择。
一般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可以兼报,但报高职不能兼报专科。高中起点本科可以兼报专科外语、外经贸类的专业。
三、志愿填报先本后专
如果既想报本科,又想报专科时,建议考生先报本科,后专科,因为录取时,先录本科,后录专科,如果倒着报,万一考分高了,本科就无法录取了。
填报志愿时,还要注意一志愿和二志愿关系。录取时,北京市成招办规定,从第一志愿高分到低分录取,一志愿未录满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第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录满了,则第二志愿不予录取。所以说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考虑学校的师资情况、招生名额等因素。
再有就是艺术类考生不能兼报文史类,专升本考生一定要注意科类问题,跨类考生不能调剂录取。这在以往的考试报名中,也经常有考生填错。
四、避免误报浪费志愿
考生要仔细阅读宣传材料中的每一项,理解各类符号代表的内容含义,避免因错填而浪费志愿。《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后面注明的内容,尤其要仔细查看,对限招、系统内委培的专业不能填报,避免浪费志愿。
一般学校招生专业后注明或委托培养、定向招生的有生源范围。许多学校的定向生(或委培生)不对社会招生。另外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名牌大学全日制脱产学历班多不向社会招生,一般为企业委培或定向招生。这些都是考生要了解的。有些艺术、体育、医类招生专业对单科成绩或身体素质有特殊要求,对有限报条件的专业,考生一定要看清楚,以免误报。
考生填报的学校和专业都要有合理的梯度,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学校,填好第一志愿至关重要,第一志愿是考生提高录取成功率的关键,第一志愿可选报自己最想学习的专业和学校;避免同一层次的志愿互相重叠.填报志愿时尤其不能把多年来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的院校或专业并列起来,否则非第一志愿将不起作用。例如一个考生将北外、北语、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首师大、二外等并列考虑,这就等于浪费志愿,因为这些院校同属一个档次。
第二志愿在录取中的作用远不能与第一志愿相比。但是,绝不应由此而轻视填报第二志愿的意义。由于学校志愿分布的不平衡性,每年总有些院校的第一志愿无法录取满额,需要调阅第二志愿甚至调阅调剂志愿考生的档案。万一考试考生发挥有失水准,第二志愿就起作用了。因此,考生可将第二志愿作为保底志愿,要仔细斟酌、慎重落笔。
五、报考时各专业可否兼报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掌握这样一条总的原则,就是在相同层次中,相同考试科目的专业可以兼报。具体到2005年的招生政策是这样规定的:
1、高中起点升本、专科文史类、理工类专业不能兼报。
2、高中起点升本科专业可以兼报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专业。
3、公安类成人高校的全部专业、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中医药和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的监狱管理、劳教管理专业不能相互兼报,但可兼报文史或理工类中文化课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
4、在高中起点本、专科专业中,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可以兼报文史类专业;报考体育类专业的,可以兼报理工类专业。
5、专科起点升本科只能在统考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中兼报。
报考高职(高专)和专升本专业,只能在统考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中兼报。高起本可以兼报高职(高专)。报考艺术类专业,可以兼报文史类专业;报考体育类专业,可以兼报理工类专业。
东莞八大校排名 关于“东莞八大校排名”如下: 公办八大校: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松山湖未来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东莞市高级中学、市第六高级中学、东莞实验中学。 一、东莞中学 东莞市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同时,
东莞中学2023录取分数线 东莞中学2023录取分数线如下: 本市户籍,第一志愿744,第二志愿764。随迁子女,第一志愿749,第二志愿769。东莞中学计划招生950人,其中本地户籍计划招生920人,随迁子女计划招生30人。 东莞市东莞中学: 创建于1902年,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120年来,东莞中学为
东莞中考2021各校录取分数线 1、公办五大校 东莞中学:715 莞中松山湖:700 一中:690 高级中学:679 实验中学:671 2、民办五大校 东华(东城校区):733 东华(生态园校区):725 光明:711 虎外:712 南开:692 翰林:709 3、第二档次公办普高 六中:662 石龙:643 万江:635
乐山市中区小学升初中录取分数 230分到240分。 根据县教委提供的数据可知,2020年乐山七中小升初录取分数是230分,2021年录取分数线是237分,2022年录取分数是240分。 乐山市第七中学的前身是城北中学,创建于1975年。建校以来,在教育部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从事“普九”义务教育等工作、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人才培养纲要。
韶关市一中实验学校小学升初中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最好把北中和一中小学升初中录取分数线写出来有历年考试的试卷告诉我啊韶关的啊!我实在没分了回答好的10QB 现在中国在落后的城市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些大城市都普及到高中了,你不上也得上的,没有分数限制的,我想你们那的教育不会这么苛刻吧,小弟弟你就放心大胆的念你的书吧,我敢保证就算你考试是负分也会顺利的考上初中的 近年中考分数线排名 关于近年
东莞中考2021各校录取分数线 1、公办五大校 东莞中学:715 莞中松山湖:700 一中:690 高级中学:679 实验中学:671 2、民办五大校 东华(东城校区):733 东华(生态园校区):725 光明:711 虎外:712 南开:692 翰林:709 3、第二档次公办普高 六中:662 石龙:643 万江:635
东莞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 东莞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不同学校分数不同,分为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松山湖未来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实验中学等。 1、东莞中学 本市户籍:第一志愿:755分,第二志愿:775分(排位条件:第一志愿总成绩754以上,且组合1语数英总分337.25以上,组合2道物化史总分372以上)。 随迁子女:第一志愿:753分,第二志愿:773分
兰州初中升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升学率:兰州一中95.5,兰州二中93.5。南中六中90.8。兰州30,三中91.5,兰州海亮中学85.5。兰州五十四中学九州片区81.5,兰州十中80.8兰州十三中88.5,兰州三十五中八19.6。 初中排名前十名: 1.兰州树人中学 2.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3.西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4.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5.科学院中学 6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4-09 21:36:23
2024-04-11 02:37:18
2024-02-05 01:04:18
2024-01-30 00: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