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

2024-10-22 02:29:29 | 博考网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博考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

1.正方观点:加分有利于考试公平,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对高考加分政策持肯定观点的人认为,高考的加分政策是经过有关方面认真研究权衡,并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完善的,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2.其好处在于:对于对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考生的降分录取照顾是符合国家民族政策的,而对优秀学生的加分照顾则是符合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鼓励拔尖人才这一原则的,因此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不容质疑。 “显而易见,高考对各类优秀学生实行加分照顾是公平的,因为它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死读书和读死书!”

3.反方:“高考加分”成了少数人谋取“特权”的工具 “高考加分是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其初衷应该也是好的,只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容易被少数人钻‘空子’。”市民刘先生说。他举例说,就像对少数民族给予降分录取这一政策,本来是符合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的,本来不应该质疑,可是有不少人为了得到照顾而挖空心思,从身边的亲戚中寻找少数民族,然后通过姓氏、户籍等手段把自己的孩子弄成“少数民族”,由此出现了不少人改从母亲、奶奶、姥姥甚至其他姻亲的姓氏,从而获取少数民族待遇的现象。 其实,想在“加分”上钻“空子”的人,还有很多的文章可做。

4.中立方:问题确实存在,但不能“因噎废食” “无论支持也好,反对也罢,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其存在就必然有其合理性。”持中立态度的人这样表示。他们认为,对于高考加分政策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有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废”了之,而是应该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科学,比如在加分的资格条件方面进行进一步规范,杜绝“弹性条件”,或者对加分幅度进行进一步细化、合理化等。 还有不少市民认为,除了加分政策本身的不断完善以外,对加分政策的执行进行规范更加重要。比如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比如对获得加分的某些可测试项目加强测试,而不是简单地凭证书说话等等。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

逆向歧视的各国情况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只适用于占中国人口绝对多数的汉族,而不针对部分少数民族。违法者会遭到巨额罚金。其子女长大后亦会面临如没有户口,不能上学等诸多问题。这一法规造成了汉族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也加快了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另外高考加分政策等一系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亦时常受到社会关注。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违法犯罪分子,由于贯彻“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导致少数民族违法犯罪分子犯罪气焰嚣张,手法猖狂,手段恶劣。甚或有人拐骗少数民族少年,并组织唆使其从事犯罪活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伤害。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

少数民族,可以改成汉族么?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少数民族,可以改成汉族么?的相关内容。

可以更改。根据 国家民委 、公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

二、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不能再上向追溯,更不能横向攀联。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可以申请更改、更正民族成份:

(一)年龄未满十八周岁者,父母双方的民族成份不相同;父、母要求以其中一方已被确认的民族成份为依据,更改子女民族成份的。

办理族别更改流程:

1、《族别更改申请》,必须打印,村、乡盖章,一式三份;

2、父亲 户口簿 复印件3份, 身份证 复印件3份,结婚证复印件3份;

3、母亲户口簿复印件3份,身份证复印件3份,结婚证复印件3份;

4、本人户口簿复印件3份,身份证复印件3份,未满16岁的可不要身份证;

5、民族成份申请表在 民宗局 领取,编好号后打印,村、乡盖章后交三份。

扩展资料

公民民族成份经确认登记后,一般不得变更。 博考网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

(一)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同的;

(二)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继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三)其民族成份与养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

以上就是博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相关推荐
专业级差利弊分别有哪些?
专业级差利弊分别有哪些?

专业级差利弊分别有哪些? 专业级差的设置实际上是为了录取公平,规则的设计者希望在某专业录取时体现出差别,把某专业排到第一位的考生和排到其它位置的考生相比要有优势。但这样也导致部分考生因为填报专业的失误而进入校内专业调剂阶段,不服从调剂的甚至会面临掉档。 现在有部分大学已经取消了专业级差,这样第一专业志愿填报某专业的考生A与第二专业志愿填报该专业的考生B,只要两人分数相同则竞争机会相同;若B分

2024-07-19 10:12:12
2023天津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天津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天津高考加分项目新政策(2023年参考)想必不少同学和家长对于天津市高考加分政策有兴趣,本文将整理天津市高考加分政策情况,介绍在天津高考加分政策中优惠加分的条件,以及天津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情况。根据教育部和天津市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

2023-06-06 11:03:26
2023湖北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湖北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湖北高考加分项目新政策(2023年参考)想必不少同学和家长对于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有兴趣,本文将整理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情况,介绍在湖北高考加分政策中优惠加分的条件,以及湖北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情况。湖北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其高考文化总成绩基础上加分投档,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只取其中的一项。1、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湖北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指恩施土

2023-06-06 11:10:39
2023宁夏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宁夏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2全国高考加分政策都有哪些调整 对奥赛全国决赛获奖学生、科技类竞赛相关获奖学生,由原来的可具备加分、保送资格,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是否可享受投档加分照顾由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委决定,不再具备保送资格。 2022高考加分项目调整变化 1、对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奖学生,由原来的可具备保送、投档加分资格,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

2023-06-06 11:16:46
2023重庆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重庆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重庆高考加分政策及项目哪些考生可以加分2023年是第一轮新高考改革的第三年。部分政策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从2023年起,在“聚居少数民族加分”中增加高中阶段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三统一”的条件要求,并取消现行地方加分。内容导航重庆高考加分政策调整2023高考加分政策重庆高考加分政策调整按相关规定,从2023年起,在“聚居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中增加高中阶段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三统一”的

2023-06-06 11:22:49
2023江苏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江苏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江苏高考加分项目新政策(2023年参考)想必不少同学和家长对于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有兴趣,本文将整理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情况,介绍在江苏高考加分政策中优惠加分的条件,以及江苏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情况。江苏省高考最新加分政策如下:1、根据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考〔2020〕31号)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其文化统

2023-06-06 11:30:19
2023贵州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贵州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贵州高考加分政策及项目哪些考生可以加分教育部印发了相关通知对2023年普通诟病,最新回应,已经大幅度减少和严格控制高考加分,取消了5类全国性的高考加分,逐步取消地方性的95类加分,对于部分想通过高考加分上更好的大学的这部分学生来说,高考的优势就没有了。但是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好的消息,毕竟依靠高考加分进入好大学的学生数量只是少数,这样更能够体现高考的公平性。为何受到大多家长

2023-06-06 11:36:01
2023台湾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2023台湾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全国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调整

重庆:调整高考加分政策 有五大变化最多照顾10分 据新华社重庆4月14日电重庆市教育考试学院13日召开高考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2010年高考照顾政策进行调整,重庆高考考生最高照顾分值由原来的20分调整为10分,单个考生同时享受的多项照顾项目不得累加。 据介绍,调整后的2010年重庆高考照顾政策有五大显著变化。 一是缩小了照顾范围。取消了“科技之星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者”“边远地区汉族考

2023-06-06 11: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