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 07:50:45 | 博考网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素养,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了 解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管理与研究工作,并具有国土与区域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自然与文 化遗产保护管理、尤其与旅游规划设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城市规划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 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系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培养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际国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工程投资、投资决策、 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监理、工程咨询、政府部门 宏观调控管理的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城市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运营与管理、社会调查的方法、手段、技能和计算机基本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城市管理能力。并受到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等应用学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信息采集、利用与管理的能力,能在政府机关、建设部门、城市管理机构、城市社会团体、城市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教育科研部门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社区物业管 理、社会调查与分析、投资决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城市发展与管理等全 过程管理的城市管理及城市建设管理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环境生态工程等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噪声等污染防治和环境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工程技术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课程体系:环境工程专业下设置环境生态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开设了18门专业选修课,并采取1-2学分小学分制。除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学习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 生态工程等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环工原理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设计、创新实验、金工实习、 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等从事环境工程领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报考限制: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学制与学位: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土木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路桥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专业实验、结构设计及施工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工程类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
毕业生适应的就业领域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高校和科研单位等,主要职位包括: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人员;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管理人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土木工程管理、质量监督人员;房地产、市政开发公司的工程管理人员;工程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秉持“立足边疆,服务云南,提升水平,办出特色”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学院致力于文、理、工融合,产学研一体,以高起点、超常规的方式,推动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从无到有,学院迅速壮大,如今设有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两个系,以及设计和实验两个中心。学院开设了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工程管理、景观建筑设计等本科专业,配备了建筑物理与建筑环境实验室、工程检测实验室、工程测量与模型实验室及专业计算机实验室,还与云南省建设厅合作成立了云南省城市建设研究中心。
学院的重点在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涵盖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市政工程、景观建筑设计、工程管理以及工程减灾防灾等领域。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已达509人。学院教师团队素质高、结构合理,充满奉献和创新精神,他们承担着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
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理论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强调教学互动和实习实践,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双语和案例教学,学院致力于打造精品课程和名师工程,为学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实习和实践中,学院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的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学院持续为社会输送符合改革要求的专业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是云南大学为适应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发展而组建的理工管相结合的新型学院。 博考网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云南大学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的相关内容。
云南大学的特色专业多样,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和学科优势。以下是云南大学的特色专业及专业排名情况:南京医科大学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大学王牌专业对于想要在未来领跑职场的人来说,是不二之选。这些专业涉及多个领域,如STEM、岩稿燃商科、艺术、医疗等,凭借其特色课程和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发展平台! 南京医科大学有哪些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育始于1934年,是全国最敬脊早开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
南昌航空大学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南昌航空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谨世程、电子信息工程、测控御枝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省级特色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镇晌敏应用化学。 南昌航空大学本科专业排名: 软科专业排名-应用化学:157名。 软科专业排名-焊接技术与工程:157名。 软科专业排名-金属材料工程:154名。
河南工学院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哈喽,小伙伴们!作为一名毕业于河南工学院的学姐,我很高兴为大家介绍我母校的特色专业和专业排名情况。 首先,河南工学院有许多优秀的特色专业,比如我们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人机交互工程等等。当然啦,我想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这些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那么我就来告诉你们吧!我们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在全国排名第十,测控技术与仪
吉林省师范类大学排名及录取分数线 其他信息: 吉林省师范类大学有: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 补充资料: 1、东北师范大学(211双一流)。 东北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5
中北大学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嘿,亲爱的准备上大学的小伙伴们!你们可能正在为自己的专业选择而发愁,别着急,作为中北大学的一名校友,我来给你们科普一下中北大学的特色专业和专业排名。 首先,中北大学的电力类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重点,尤其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的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国前20名,主要是因为学校在电气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前沿。 如果你对电力感兴趣,想要成为一
郑州大学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郑州大学学科专业齐全,涵盖文、理、医、工、管理、法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郑州大学机械类专业位列第9,临床类专业位列第15,环境类专业位列第21,化学类专业位列第38。 就让学姐来给学弟学妹们重点介绍郑州大学的特色专业、排名和评估情况。🎉🎉 一、机械工程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特色专业
长安大学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长安大学作为陕西省的重点大学,有着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实力,其中有很多特色专业。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代表性的特色专业: 1.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该专业是长安大学较为知名的专业之一,是培养我国公路交通和桥梁领域特殊工程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其教学和科研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工科类热门专业之一,它的专业知识涉
沈阳大学代码及专业代码 沈阳大学院校代码是11035。 1、沈阳大学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该校成立于1949年,前身为沈阳铁道学院,是中国最早的铁道学院之一。2000年改为现名,并扩展为一所多学科、多层次的大学。 2、沈阳大学拥有多个学院和研究机构,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学校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实践,致力于培养具有
2024-05-26 17:21:13
2023-03-16 01:48:37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4-11 02:37:18
2024-02-05 0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