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福建强基计划志哪类考生可以报,有哪些学校?

2024-11-30 11:29:45 | 博考网

今天博考网小编整理了福建强基计划志哪类考生可以报,有哪些学校?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福建强基计划志哪类考生可以报,有哪些学校?

福建强基计划志哪类考生可以报,有哪些学校?

福建强基计划可以报考生的考生,
各学校要求不同。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
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
2.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可入围相应省份的强基计划考核。

福建强基计划志哪类考生可以报,有哪些学校?

2024报考强基计划需要什么条件

从近两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两类学生: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2024高考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

高考成绩优秀: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必须是参加了当年的全国高考统考,而且由于高考成绩占比至少要达到85%,就要求考生必须有足够优秀的高考成绩,一般要裸分要到省特招线(也有特殊情况,具体以当年的实际录取情况为主),分数越高被录取的几率会比较大。
在某一学科或某些学科方面能力突出:强基计划是要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如果学生能在五大学科竞赛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甚至进入全国决赛,那么就更受高校青睐。
综合素质高:综合素质包含的方面就比较多,除了优秀成绩外,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运动与健康、表现与社交能力等方面要求同样比较高,更具体的仍然要考当年相关高校最新发布的评价标准。

以上提到的仅是笼统的报考条件,具体的报考细则还要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成绩优秀的考生。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线较高,而根据强基计划的规则,要求考生高考成绩比例不少于85%,所以考生成绩一定要好。
对基础学科感兴趣。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直接聚焦到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的本科专业。选择报考的考生需要对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高校开设的相关学科感兴趣。
有规划的考生。强基计划带给考生的一方面是机会,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强基计划实行一校一策,设置单独培养方案,可以获取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将集中重点培养相关领域人才,所以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将来有一定规划,才适合报名。

报考强基计划的条件是啥呢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报考强基计划的条件是啥呢的相关内容。

报考强基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
首先,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公民。
其次,申请人的年龄通常不应超过40岁。
此外,对于学术或专业背景的要求较高,申请人需取得博士学位或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这些条件旨在选拔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人才。

具体来说,对于年龄的要求是为了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同时保持创新思维的活跃。
博士学位或副高级职称的要求则反映了强基计划选拔对象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以确保其能够承担重要的科研任务。
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通过强基计划,他们将有机会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强基计划不仅注重申请人的学术背景,还重视其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
选拔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研究经历、学术成果、个人陈述以及推荐信等因素。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申请人的潜力,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此外,强基计划还鼓励跨学科研究,鼓励申请人在多个领域进行交叉研究,以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创新。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复杂的问题,还能培养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而言,强基计划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国家支持的平台上,追求卓越的学术研究。 博考网

以上就是福建强基计划志哪类考生可以报,有哪些学校?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博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福建强基计划志哪类考生可以报,有哪些学校?”相关推荐
哪些考生可以报强基计划
哪些考生可以报强基计划

哪些考生可以报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旨在招收有志于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输送后备人才。选拔对象主要为高三考生,应届生和复读生均可,需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参加高考。 考生还需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奖,以证明其学科特长。录取时,高校将综合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进行录取。对于在相关学科领域表现出突出才

2024-10-31 02:31:28
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吗?高考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在招生?
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吗?高考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在招生?

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吗?高考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在招生? 一般类平行面学校志愿者的投挡标准是“成绩优先选择,遵循志愿者”,平行志愿投档时, 电子计算机先将全部批次线上的未录取考生,分文科和理科按考试成绩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当碰到多位考生考试成绩同样时,先后按语、数、外每科考试成绩从高分数到分低排序,使每一个考生都明确排序部位,再由电子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先后查找其所填报的学校并投挡。

2024-04-08 04:27:04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我国总共有36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都为我国实力较强的名校。学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就读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招收强基计划的专业大多是生物类,化工类,数学类,历史类,汉语言文学类等专业。强基计划比较适合于对这些学科感兴趣,且希望通

2024-03-22 15:31:11
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
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

什么是强基计划,哪些人可以报? 什么是强基计划如下: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新项目,其取代了原自主招生项目,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2022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第三年,从近两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

2024-03-28 17:41:33
2023强基计划文科可选专业有哪些 可以报什么学校
2023强基计划文科可选专业有哪些 可以报什么学校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和方式 1.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为3月底至4月,考生需登录学信网进行报名。 2.报名前,考生需在学信网注册账号,并登录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3.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找到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报名入口,进入后进行报名。 4.报名过程中,考生需填写基本信息及紧急联系人,并可查询到该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 5.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符合破格条件,如需破格,需在北京大学官网提交综合素质材

2024-10-20 11:18:35
2024强基计划可以报几所学校(强基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
2024强基计划可以报几所学校(强基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

2024强基计划可以报几所学校 2024强基计划只能报考一个学校。很多学校的强基计划有限报的要求,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但可以选择1-5个专业,具体还是要看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强基计划可以同时报几所学校 很多学校的强基计划存在限报,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从往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来看,强基计划只能报1所院校,但可以选择1-5个专业,所以在院校选择方面,考生需要慎重选择。此外

2024-10-29 04:46:49
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
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

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文科生开放的招生专业主要涵盖历史学类、哲学类、汉语言文学(通常为古文字学方向)以及考古学等。以下是针对文科生可报专业的详细解读: 1.历史学类专业 对于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高考学生而言,选择历史学类专业可能会担心毕业后就业机会较少。然而,如果能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这种顾虑可能会得到缓解。历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倾向于教学和科研机构,如果能够

2024-11-29 03:13:23
强基计划可以报什么学校 强基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强基计划可以报什么学校 强基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强基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原则上 强基计划 能够报所有有强基计划的学校,但是部分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广撒网的情况,往往会要求报名本校强基计划的学生限报几所或一所学校,这属于学校内部规定,每所学校的规定是不同的,需要学生自行查询该学校强基计划的方案。 根据往年强基计划,我们可以大略知道该情况。 除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没有对考生作出限报的要求外,其余的如武汉

2024-04-02 20: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