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师范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什么用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博考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
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
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电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举世瞩目,电力工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关键地位,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科研部门和电力企业已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力专业人才作为科研和生产管理的核心人员。本专业就是主要向电子部门或电力研究或设计部门输送专业人才的管道。
毕业后,你可以到一些现代化企业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与改造工作,或者从事电气设备和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也可以去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通信、国防、机械等行业有关的科研单位、设计单位或技术开发公司,从事研发、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还可以直接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另外,一些相关行业也可以用到这个专业的知识,例如电器成套设备行业,其各个岗位都要求具备电力工程及电气自动化专业能力; 拥有大型机床或生产线的各企业,可以在其中担任电气工程师; 航空、交通等单位,进行自动信号控制;一些大厦的
物业管理,在楼宇智能化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都需要本专业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到一些外资或者合资的公司,产品销售和维护都需要这个专业的技术型销售工程师。
有些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一般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
计算机应用技术、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主要专业方向深造,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5%-25%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在电力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就业。电力系统单位主要包括: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气设备制造公司三大类。除此之外还含有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电力科研开发等部门。我国现有的国有大型发电集团有: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国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电网公司有: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电气设备制造企业有:上海电气电站、新疆特变电工等,一些毕业生也选择到跨国公司等外企工作,比较典型的有SIEMENS、ABB、SCHNEIDER、AREVA、VESTAS等。
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及就业岗位。2007年全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增长的势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7亿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三峡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5万公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8848万千伏安。[1]
以
华北电力大学为例,近三年来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都在1:12以上,毕业生的总就业率达到96%以上。这种状况在今后的几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正在趋于成熟。2007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基本平衡。中国电力市场的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电力市场正在不断完善。可以肯定的是,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度正趋于饱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例正在逐年加大。对人才的需求已开始着眼于复合型、专业化和高学历的毕业生。如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校园招聘条件已改为:国家重点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行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逐年提高;然而基于电力系统的饱和状态,毕业生就业质量却相对降低。就供电企业而言,在2003年,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在省会或市级供电局工作;但2008年的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更多的是在县级供电局任职。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会选择在大学期间辅修双学位或者是在本科毕业时选择考研。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读研究生早也成为大势所趋。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也未能例外。有选择地攻读电气专业的研究生可谓一个明智的选择。作为电力企业,尤其是层次比较高的用人单位,一般都会有选择地到一些特定院校挑选优秀毕业生,基本的范围是
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等,所以,建议同学报考研究生应以这些院校为主要参考,无论从师资、实验条件、项目层次还是从就业方面来说,这些院校都应该是电气专业同学报考研究生的主要对象。
所谓第二学位,是指在大学期间,学好电气工程专业的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一部分其他专业课程或选修第二学位。比如:辅修管理学、
市场营销、
经济学等学科。对于大部分学生,辅修第二学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比较大,然而不同学科之间的融汇既丰富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不失为大学期间完善自我综合素质的一个很好选择。尤其是在目前电力市场化的趋势下,这也成为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电力企业复合型人才的良好途径。
无论是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在整体行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都同等重要。丰富的经验积累,使得我们从工作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培养自己的领导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使得我们在更深的层面上提高自己的才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考研方向有哪些?那个更好呢?那些学校比较好呢?
一般有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几个专业,不一样的学校可能还会有点差别,但大方向不变,比如有的学校还有电介质 强磁场等等
电机与电器(43)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西安交通大学
A+
4
沈阳工业大学
A
7
华北电力大学
A
2
浙江大学
A+
5
华中科技大学
A
8
清华大学
A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上海交通大学
A
B+等(13个):天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山东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四川大学
B等(13个):
福州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江南大学、
东南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南昌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扬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同济大学
C等(9个):名单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9)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华北电力大学
A+
5
西南交通大学
A
9
华南理工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6
天津大学
A
10
山东大学
A
3
西安交通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华中科技大学
A
8
武汉大学
A
B+等(18个): 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广西大学、
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新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B等(18个): 上海电力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西华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
贵州大学、
燕山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青岛大学、
三峡大学
C等(12个):名单略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西安交通大学
A+
3
华北电力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4
重庆大学
A
B+等(6个): 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
B等(6个): 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C等(4个):名单略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6)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3
中国矿业大学
A
2
西安交通大学
A+
8
华北电力大学
A
14
山东大学
A
3
华中科技大学
A+
9
西北工业大学
A
15
合肥工业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6
天津大学
A
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西安理工大学
A
17
北京交通大学
A
6
华南理工大学
A
12
西南交通大学
A
B+等(26个): 武汉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江苏大学、燕山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
上海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西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华大学
B等(25个):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学院、郑州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
湘潭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C等(18个):名单略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39)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7
湖南大学
A
2
西安交通大学
A
5
华中科技大学
A
3
华北电力大学
A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B+等(12个):重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B等(12个):合肥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C等(8个):名单略
自动化专业有哪些要求,需要学习哪方面的课程?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自动化专业有哪些要求,需要学习哪方面的课程?的相关内容。
自动化不需要太复杂的物理计算,只要明白物理的原理,计算机方面是要求掌握基本的操作,自动化要求掌握很多的软件,可以先把最基本的操作掌握就好,方向不同,学的也不一样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研究、设计、运行、实验、管理及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厚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工程基本技能和较好的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适用市场经济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即电业局、设计院、工程局。
专业基础课有:PLC编程,
工程力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控理论等。
主要专业课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代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专业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
就业前景: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啊!你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比较精通,用人单位立刻要你,不管是什么单位,最好是电子厂,因为电子厂天天用到自动化,编程,设计。如果你对工作待遇条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最艰苦的是工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而且还可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
最重要的是干这一行永远都不会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虽然开始几年比较苦,拿的钱也不多。但是随着你的工作经验的增长,那你的待遇就会提高得很快。
下面是本专业分布院校(只例举了各省本专业在本省排前几位的高校):
【北京市】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市】天津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理工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工业大学、包头钢铁学院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铁道学院、辽宁工学 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吉林省】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庆石油学院、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上海市】
同济大学
、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省】江苏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扬州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南通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浙江省】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省】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福建省】
华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南方冶金学院
【山东省】
山东大学
、青岛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师范学院、石油大学、临沂师范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莱阳
农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省】
郑州大学
、焦作工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工业大学、湖北
民族学院、武汉工业学院、三峡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省】
湖南科技大学、
南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株洲工学院
【广东省】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大学、湛江海洋大学、
惠州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贵州省】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
西藏自治区
】
西藏大学
【陕西省】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省】
青海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推荐报考院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及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有两个方向:电力工程和电气工程,属强电领域。可以就业于电厂、电业局等单位,待遇颇高,也比较辛苦。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自动化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统工程、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自动化专业知识,能在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工业过程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要求:
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 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 较好地掌握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自动化仪表与工业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 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 在自动化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
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系统仿真、信号与系统分析、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检测及仪表、控制仪表及装置、过程控制系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
(工程技术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9世纪上半叶,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9世纪下半叶,电磁理论集大成者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为电气工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大学陆续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
我国电气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开始的时间并不晚。 1908年,南洋大学堂 ( 交通大学前身 ) 设置了电机专科,这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至今已有一个世纪。
1917年,交通大学的电机专科设置了电讯门,这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后来逐步发展成如今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 :
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
1949年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也出现了一批机电学院。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有电机工程系。自 1977年起,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改名为“电气工程系”,之后又有部分学校将其改为“电气工程学院”。
1998年前,我国大学的电类专业分为电工类与电子信息类。按照 1993年的专业目录,电工类专业共有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工业自动化 5个专业,而电子信息类共有专业 14个。
1998年,国家将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合并和压缩。大学本科专业总数从 1993年的 504个调整至 249个,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也合并成电气信息类。 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原电工类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等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在同时颁布的工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又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中的部分(主要是原工业自动化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自 1998年新的专业目录公布以来,全国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数从 1999年的 123所增加到 2002年底的 197所,现已超过 200所。
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保留了“电气工程系”的名称,有的和计算机专业一起称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其中,电气工程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电子、信息等,传统的“电力工程”内容已不多见,已经很少有我国目前的“电气工程”专业。其背景是发达国家的发电装机容量已基本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用电需求年增长率不超过 2%,电力发展趋于饱和,所需传统电气工程人才数量大为减少。
我国和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国情差别很大。我国的电力工业还处于迅猛发展期,年用电增长率超过 10% ,在现有装机容量 3.6亿千瓦 (2003年底 ) 的基础上, 2020年预计装机容量约 9.5亿千瓦,仍需要大量的电气工程人才。与之相适应,各著名工科大学都把电气工程专业作为支柱性专业,一般大学的工科专业中也几乎都少不了电气工程专业。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内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就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
电气工程是从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开始,电磁理论是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而电磁理论是从
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逐步发展而形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因此,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能有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
迄今为止,通信和计算机都主要以电作为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专业也都属于电类专业,电气工程实际上是其母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对象是电能,而电信息的检测、处理、控制等技术在电能从产生到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电信息的研究也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名称中也就有了的“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能力。电气工程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已经产生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生命中电磁现象的研究产生了一门生物电磁学。电气工程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形成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和电子科学以及控制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不但给电气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电力电子技术也成为电气工程的重要分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和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当然,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方法论介绍
本专业学科的科学方法与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类同,理论分析是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诸多的工科专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的数学工具较多,理论分析在其中的地位也更为重要。
作为工科专业,实验研究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没有基本的实验条件,学生就难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
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模拟也已是本专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上述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中,等效与类比都是本专业重要的科学方法。
博考网以上就是博考网为大家带来的二本师范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什么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
www.380856.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