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06:30:53 | 博考网
一、就业前景
学科教学(政治)是专业型教育硕士的方向之一。民大学科思政专业有专业的导师,导师有比较广阔的专业背景,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致力于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德育研究人才。
二、考研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51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复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试)/外语听说测试/综合面试
三、考研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1.综合面试成绩计算方法
(1)综合面试成绩满分100分,其各部分占比为: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40%;表达和逻辑能力20%;回答问题20%;举止礼仪10%;应变能力10%。
(2)综合面试成绩=各位综合面试教师成绩之和/综合面试教师人数
2.复试成绩基本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30%+外语听说测试成绩×20%+综合面试成绩×50%
3.总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初试总分/5)×50%+复试成绩×50%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科教学(思政)在教育硕士里算是热门专业之一,报考热度高的原因有:不用考数学,接收跨考专业考生,招生人数相对学硕而言较多,就业前景好等。广西民族大学思政考研专业介绍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 考研 的报名入口,报名时间,成绩查询,报名费用,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等问题,小编会及时更新。大家一定要认真备考,成功上岸,考到自己的理想院校。
思政考研学校排名 思政考研前10名学校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 2、清华大学; 3、东北师范大学; 4、武汉大学; 5、北京大学; 6、吉林大学; 7、复旦大学; 8、南京师范大学; 9、山东大学; 10、华中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 马克思主义 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 企事业单位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东北财经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东北财经大学(国标代码:10173)是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第二条学校地址:中国·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 第三条办学层次:本科;学习年限:本科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专升本学制二年。 第二章计划说明 第四条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坚持公平、公
思政考研什么学校好考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高校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
考研行政管理专业排名,在广东省境内的大学。 你好,广东共有9所高校有行政管理专业,专业排名如下: 1、中山大学(985高校,文科强校),2、华南理工大学(985高校),3、暨南大学(211高校,实力稍强),4、华南师范大学(211高校),5、华南农业大学(省内重点大学),6、深圳大学(地方院校中实力还不错的高校)、7、广州大学,8、广东海洋大学,9、汕头大学。 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接着问,
广西民族大学思政考研专业介绍 一、就业前景 学科教学(政治)是专业型教育硕士的方向之一。民大学科思政专业有专业的导师,导师有比较广阔的专业背景,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致力于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德育研究人才。 二、考研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51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考研有哪些学校 所有本科院校都会招收研究生的。 34所院校是让学校⾃⼰选择⼈才培养。具体的⽅式就是,初试的分数线由各个有⾃主划线权的学校⾃⼰划定,⽽不⽤参考国家统⼀划定的分数线,即学校可以根据报考⾃⼰学校考⽣的情况和计划招⽣的⼈数来确定分数线。⼀般⽽⾔,⾃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出,且基本上都会⾼于国家线。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34所院校包括:北京⼤学、中国⼈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哪些学校相对好考些? 今天推荐一些东北的院校 黑龙江省: 双非: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推荐原因:黑大,哈师大都是双非里面较强的存在,哈师大的马克思是全国重点马院,学术能力很强。黑龙江大学在省内是非常的吃得开的,大多数干部都是黑大的校友。 211:东北农大,东北林大。 东北地区:农林类211,招生人数一般,但给分极为宽松,录取分数又不高。适合想刷一个211学历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思政专业 科学思政专业是一种集科学与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科学知识背景和卓越思维品质及道德素养的专业人才。这一专业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及新闻媒体等多个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课程设置涵盖了科学哲学、科技历史、道德观念的起源与发展、思维方法论与辩论技巧等内容,同时也包括了具体的专业知识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掌
2024-05-26 17:21:13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1-20 02:33:08
2024-04-11 02:37:18
2024-02-05 0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