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04:47:26 | 博考网
其实,也不只是国企喜欢985和211毕业的,现在很多公司也是这样。这很正常,就像我们希望找个很好的单位一样,那么作为企业来说,同样也是希望找到更优秀的人才。 这些名牌学校毕业的学生的确在专业能力上胜过大部分的专科生 ,当然,也不是全部如此,也有一些专科生很优秀,只是如果让公司的人力部门去一个个筛选的话,那这个时间成本有点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HR手里每天要翻越成千上百份的简历,一个岗位又有那么多人在竞争,那么如何在这么多人里挑选出更优秀的人才呢,其实学历是敲门砖,也是最直接的办法。这样筛选出那些学历不达标的,就减轻了一大半的工作 ,而要想招到真正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可不就是锁定985和211毕业的学生么。
但是现在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即便是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见得就业形势就一片大好, 很多毕业生也是在为了求稳定而越来越多地去选择国企。所以国企从来不缺少优秀的学生。 如果你是企业的老板,能够招到这些名牌院校毕业的学生,而且他们也愿意在这种安定的企业就职,你会选择普通学校毕业的还是选择名牌学校的?结果显而易见。
所以不要抱怨企业为何会招那些名牌院校的学生,实力强的单位,根本不怕招聘门槛高哦,这样也是减少招聘成本,而且这些企业也是很多优秀的学生抢着想进去的。
光环效应就能让985毕业生在体制内有较为理想的发展前景,
如果自己争点气,混个一官半职真的不难。
而当自己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时,
985的校友资源优势和自身较高的学术背景往往也会成为工作的助力,
从而更容易取得成绩。
相比于二本三本毕业生入职考公而言,
985的毕业生往往依靠前期扎实的学习基础和高效率的备考能力,
很容易做到指哪儿打哪儿。
利用这样的优势为自己选择更有前景的岗位,
对个人和国家而言都是有利无弊的结果有才有能力的人可以在适合的平台上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资源倾斜。
比如你是单位的领导,
同时考进来5个年轻人,你第一时间肯定要了解他们的背景,
根据能力再指派任务。
这时候一个985毕业生映入眼帘,大多数人下意识的想法一定是:
嗯,这个小伙子还不错,可以给他点更有挑战的工作试试。
于是从开局就比别人多领先了一点点,
每个环节都领先一点点,逐渐就和别人拉开了差距。
任何行业都有上限和下限,公务员也一样。
而读了985再去考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自己的职业上限更高。
博考网
一、根据你的提问来看,似乎你认为只有留在北上广、留在大城市,进企业、进大厂才叫有意义
。回老
家考公务员就没有意义了。
别的我不说,黄文秀 ,你总该知道吧。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正儿八经的名牌 985
大学毕业,你觉得她的人生有没有意义你只看到普通本科和 985 都可以考公务员,但你没有看到,985 可以考定向选调生 ,985 让你进
入体制内更简单。
普通本科生想要进入体制内,只有考公务员和普通选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之激烈、难度
之大前所未有。
但是 985 毕业生,有很多途径可以进入体制内,定向选调生就是最简单、最快捷的路径,此外,还
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引进政策。
你只看到普通本科和 985 一起进单位,但你没有看到,对于这些通过定向选调生进入体制内的 985
学生而言,往往在事业起步阶段就会比普通公务员获得组织上更多的关注、资源和机会,意味着有
更大的机会进入仕途发展的快车道,在一开始就建立起相对于同龄人的先发优势,这种先发优势一
旦开始,就会持续积累,一步快,步步快。
二、你只看到部分 985 毕业生回乡参加公考,
但你没有看到,对于 985 的学生来说,除了考选调生、
公务员,还有很多机会进大厂、进外企、进央企、进券商、进高校、进科研院所。
985,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拥有更大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让他们的人生拥有了更多的可
能性。他们可以选择公务员,也可以不选择公务员。
但是,对于广大普通本科的学生而言,在当下的就业市场上,想要找到比体制内更好的工作,难上
加难。
读985的意义就在于你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比如你可以选择先在北上广深漂几年再回三线老家考公这条路,或者一直在北上广深飘着这条路,
或者直接毕业就回三线老家考公这条路,或者选择去二线城市发展,去企业也好、考公也好,也就
是你可以选择和组合的发展道路有很多!
但是反观大多数家境普通本科普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并不是说你想在北上广深飘就可以飘的,你
的工资如果不够付房租的话,你怎么在大城市飘?再说都说自己是飘,那生活质量能一样吗?
三、有的
人靠工资能租个郊区的一间卧室,有的人靠工资只能租郊区的地下室,那能一样吗?
有的工作只要
985本科的,那就是能找到工作和找不到工作的区别!
纵使考公就看分数不看学历,但是你就琢磨琢磨,面试环节,985的本科生和普通大学的本科生谁
大概率表现的更好!
我确实不明白为什么有很多人老是想表达读了985也是废物,也照样一事无成的观点!那国家为啥
要设定985啊,如果985和普通高校一样的话,那大学就抽签上不就好了吗?为啥还要有高考这么一
个劳什子的东西呢?
为什么明明人家辛辛苦苦努力18年考上个985,辛辛苦苦读了4年书,出来之
后就要跟你普通本科一样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教育好像就失去的意义吧?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985本科,如果是985本科的话,我建议你努力、努力、再努力,趁着年轻尽
快跟其他人拉开差距,就让他们连看到你的人影都看不到让他们感到绝望的差距,就是让他们连想
跟我们一起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的差距,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差距!
四、念相对较好的大学,最大的意义就是,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问题描述里写当代年轻人毕业后北上广深漂几年回家考公或者毕业后直接考老家所在城市公务
员。诚然,目前经济形势一般,包括985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毕业生希望进入体制内,回老家
也在所不惜。但人各有志,也不见得每一位大学生都希望进入体制内,事实上也不是每一位大学毕
业生都尝试考过公务员。
毕业求职,不少用人单位会对求职者的毕业院校进行筛选,985大学毕业
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说,读985大学的意义在于,哪怕在经济局势一般时,也可以在体制外找到
相对令人满意的工作。
对于渴望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年轻人来说,985毕业生有机会通过选调等方式进入体制内,不需要参
见面向全社会的公务员招考,竞争人数相对较少,成功率也会相对高一些。
为什么企业招聘要求必须是985、211院校毕业生? 亲爱的,找工作本来就是个不易的事情。不要太过于着急。 给你几点建议参考,作为过来人。 1.你的第一份工作如果能专业对口一定要专业对口,不然你后面在自己专业里能发光大热的机会更小。 当然不是说一定要找本专业的,可以找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比如你学的是互联网技术,那你可以去做策划,里面有很多处理技术,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和软件处理。
大学老师招聘条件 211/985高校招聘要求: 哈佛、CMU、MIT、剑桥等世界名校优秀博士/博士后/教授级人才; 985/211大学/中科院/国家重点学科毕业的优秀博士/博士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或有突出科研能力/水平者); 通过社会招聘,从211以上大学中挖教授级人才; -----这类档次的大学在国内招聘教师相对较少,教师国际化趋向明显,符合对外交流的需要,全球化特征明显;
用人单位只招211或985毕业生是否属于就业歧视 用人单位只招收211或者985毕业生,并不属于就业歧视,国家法律并没有禁止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对应聘者的学历什么的进行要求。如果用人单位以地域、性别等条件对应聘者进行区别对待,这个属于就业歧视。但是人家要求你的学历什么的,这不算歧视。其实道理很简单,要求985、211,跟要本科不要专科,不是一个道理吗?有本事自己考985、211啊! 有些企业
为什么有些企业招聘一定要211和985院校毕业的学生? 我想更多的是 需要更多名牌大学生来提高自己企业的档次和名气,当然他们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211和985毕业的学生,工作能力更强 。 现在很多企业更多的是关注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所以当然也会认为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比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力更强。企业会认为名牌大学所接受的教育和所接触圈子都是高质量的,如果招聘这些精英不仅仅是造
企业招聘时候为什么只要211、985呢? 网友一 我们公司招来的几个普通大学毕业生,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不懂,而是压根就不愿学。现在的年轻一代能念到本科都不可能有多笨,但那种思想上的懒真是丧心病狂。做事极为草率和马虎,交代下去的事情虽然都完成了,但完全没有质量概念。要是批评了,他就回你一句:你倒是给我定个标准啊!你真定了标准,他又会给你说这里我做不到,那里我完不成。 感觉他们多数还处于学生
为什么各大招聘公司更喜欢985,211的学生? 高中阶段,我们每个人为了考上好的大学都在努力拼搏着。等到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进985或者211大学。这是因为,在这些大学毕业之后,未来找工作就会比较简单,而且工作岗位也会比较好。因此,许多学生在专业和大学两者之间会优先选择大学,而不是选择专业。那么,为什么各大招聘公司更喜欢985,211的学生? 首先,招聘公司会认为这些学校毕业
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不是好厉害,将来肯定有出息收入也很高,感觉985211大学毕业的聪明 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将来不一定就是有出息收入就是高,什么样的大学毕业那只是一个文凭证书,也就是一张纸,要想将来有出息收入高那要靠个人的后天努力,只有后天的刻苦努力积极上进就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人与人谁也不比谁聪明,谁也不比谁笨。 985和211毕业的学生大多会选择国企,这是为什么呢
一些公司招聘员工为什么只要985或者211名校毕业生? 从外表上很难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这种能力,但如果经过测试,会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 为了节省成本,因此,教育成为一个硬指标。 在选择简历时,教育也是关键。当你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时,教育就成了你唯一的身份标签。人力资源部只能通过学历来选择更好的人才进行面试,所以重视学历也是为了节省招聘成本。 教育不是绝对代表能力,而是相对代表能
2024-02-29 00:40:50
2024-02-07 06:53:24
2024-04-06 01:39:17
2024-05-01 14:27:58
2024-03-12 06:14:09
2024-04-12 07: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