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10:39:51 | 博考网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重庆高考减分政策在2025年继续优化实施。该政策旨在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为具有特殊专长的考生提供升学支持,同时确保高考录取公平性。
2025年重庆高考减分政策包含三类项目:
1. 体育特长生:省级以上赛事前3名可获20分优惠
2. 科技创新竞赛:全国性竞赛二等奖以上减15分
3. 少数民族考生: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统一加10分
所有申报者需通过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的专项审核,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年份 | 本科批 | 特殊类型 | 高职专科 |
---|---|---|---|
2020 | 426 | 525 | 180 |
2021 | 435 | 538 | 180 |
2022 | 440 | 546 | 180 |
2023 | 445 | 552 | 180 |
2024 | 450 | 558 | 180 |
考生需注意:
• 减分项目不可叠加使用
• 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每年4月30日
• 艺术类专业考生单独执行艺考分数线
• 农村专项计划与减分政策并行实施
从历年数据可见,重庆高考减分政策在保持录取公平性的同时,为特殊人才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升学通道。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条件提前规划申报路径,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实现升学目标。博考网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博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为促进教育公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针对特定考生群体实施高考减分政策,该政策在2024年至2025年继续执行。以下从政策适用范围及历年分数线两方面进行说明。一、新疆高考减分政策适用对象及标准根据新疆教育考试院规定,以下四类考生可享受加分或降分录取政策:1.南疆四地州考生:户籍在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的考生,报考区内外高校可加10分;2.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普通类院校的
高考志愿减分政策作为高校招生改革的重点举措,202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优化实施。该政策通过动态调整专业录取分数线,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同时促进高校专业结构优化。以下是政策要点及历年分数线数据参考。政策核心内容与实施范围2025年高考志愿减分政策主要包含三类情况:①国家专项计划定向降分(最高20分);②冷门专业调剂降分(最高15分);③平行志愿梯度降分(每档2-5分)。全国31个省(区、
随着2024年高考临近,高考减分政策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文将基于官方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系统梳理现行减分政策要点,并重点分析不同地区的执行差异。2024年高考减分政策主要调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2024年高考减分政策在保持基本框架稳定的基础上,作出以下调整:烈士子女加分从20分调整为15分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等考生加分范围缩减至边疆地区项目2023
重庆文理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一、重庆文理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重庆文理学院是二本大学,该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办于1976年和1972年;2005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二、重庆文理学院简介 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
重庆大学2021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重庆大学2021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如下说明。 1、重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在重庆本科批物理类录取线为619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建筑类637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12分,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类)635分。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为630分,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为638分。 2、安徽省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627分,录取分数
重庆市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录取时间 重庆市统一高考志愿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集中安排在6月27日9︰00至6月30日18︰00进行,请考生合理安排填报时间,建议考生6月30日上午前完成填报,一定要避免临近截止时间才匆忙填报。 考生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时,还应仔细核对本人各类信息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与报名所在区县招考机构联系更正。同时,考生要留意系统公告,确保及时掌握招生计划变更、调整等信息。
2023复读生减分政策 根据各省2023年最新消息来看,高考复读生一般不会减分,但是录取的顺序要低于应届生。 各省复读生新政策如下: 一、四川 2020年,四川省教育厅明确提出:省级示范性闷衫做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也就是说,除了省级示范高中,私立高蚂衡中、专门的复读机构都是会招复读生的。但要注意的是,四川省从2022年起就启动新高考了,在2025年会执行第一次新高考,在此
2024年艺考新规定 艺考规则重点(一):根据教育部文件指示,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艺考规则重点(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
2024-04-11 02:37:18
2024-01-30 00:54:16
2024-05-01 11:34:29
2024-01-23 17:50:00
2024-02-08 03:30:30
2024-01-28 12:45:48